十七世紀法國勞倫斯弟兄所著的《與神同在》,雖是一本很薄的書,卻是一部古典屬靈名著。雖然作者只是一個在修道院服事的小廚師,他與神的關係卻是歷代基督徒學習的榜樣。
勞倫斯與神同在的密訣是「不斷的與神交通」。要不斷的與神交通,就要從心裡拒絕一切和神發生隔閡的事物,去除無用和不好的思想,單純的愛神。凡神不喜悅的,他就盡力的不想、不說、也不作。用謙卑、愛心,和單純的信心,行在神的面前。勞倫斯說:「如果我們要有一種與神時刻交通的習慣,在起頭的時候,就得殷勤去找衪,後來你要看見神的愛,要在你的裡面激勵你去愛衪,去與衪交通。」我們也可以開始這樣的操練:時常思想神,呼求主的名,感謝讚美衪,渴望衪的同在。當一有邪情雜念進來時,馬上求主清除。當一發現有驕傲、犯罪時,馬上向主認罪。盼望藉著這樣的操練,使我們更深經歷主的愛,被衪的愛充滿,能經歷像勞倫斯那樣在主裡的大喜樂。 勞倫斯與神同在的方法是入世的,而非出世的。他沒有過離世隱居的生活,乃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裡,就享受與神同在的喜樂。勞倫斯強調:「我們的成聖,不在乎我們作的是什麼工作,乃在乎我們是否為神而工作。神所喜愛的,不在乎事情的大小,乃在乎是為著愛衪而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以討人的喜悅為目的,而要單單為著愛神。」我們可以操練「凡事都是為愛神而作」;洗碗也是為了愛神而作,洗碗的時候感謝讚美神,並且以禱告的心親近神。 勞倫斯順服神的帶領和安排,即使不合己意,也甘心接受,並且靠主知足。對於病痛和苦難,他認為是神給人的十字架,可以和主一同受苦,是何等的快樂。勞倫斯說:「神常常應許叫我們受一點小苦,好使我們得著潔淨,並能與衪同在。」這是多麼不同的人生觀,一般人深怕受苦受難,他視苦難為更親近神的機會,並且因可以與主一同受苦,而覺得榮耀和喜樂。與神同在也包括了與主一同受苦。 「單純的愛神」和「凡事都是為愛神而作」是《與神同在》這本書反覆出現的話,也是勞倫斯與神同在的密訣。鼓勵大家讀這本書,它對靈命進深大有益處。讀的時候要慢慢的看,細細的嚼,一次不要看多,其中任何一段話都值得反覆思想。然而更重要的是,看後要去操練、要去行。
0 Comments
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詩篇122:1)
最近《活潑的生命》靈修進度是在歷代志上,提到大衛數點利未人並分派他們管理聖殿與敬拜讚美的服事。然而,敬拜與讚美,並不是專屬於利未人的職事,而是每一個屬神子民的權利及義務,同時更是一項對我們非常有益處的屬靈操練。 「敬拜」在希伯來文的原文中有屈膝、俯服與下拜的意思,而在希臘文的原文中則有擁抱、趨前親吻,如同僕人親吻他所敬愛之主人的手的意思。因此,「敬拜」除了象徵我們對神的敬畏,更呈現出我們與上帝在親密關係中的愛慕。Rick Warren 牧師曾經說過,「Worship is expressing our love to God for who He is, what He’s said, and what He’s doing.」因此,敬拜是在一個被愛的狀態中而自然產生的行動;因為領受了神的愛,我們也藉由敬拜來回應神,並在敬拜當中來表達我們對神的愛。 詩篇122篇是一首上行之詩,是以色列人每年上聖殿時所會吟唱的詩歌。第一節就給我們很好的提醒,當以色列人心裡想到神、嚮往到神的殿中的時候,他們就歡喜快樂。因著愛神的緣故,他們歡喜敬拜,而同樣的在敬拜的過程中,他們更加體會到神的愛並也更加愛神。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然而,敬拜並不是只是在聖殿當中的一種「活動」,很多人以為敬拜就只是每次聚會前15-20分鐘的唱歌時間,卻忽略了整個聚會或崇拜都是敬拜。彼得前書二:9「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先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每一位上帝的兒女,都是祂的祭司;因此,敬拜是一種生命的呈現,是我們對神自然的流露與回應。敬拜更是我們的生活,每一天的每一個時刻,我們都當以榮耀神而活,如同保羅所說,「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以弗所書4:1) 今天,你準備好來敬拜神了嗎?你準備好向神獻上敬拜了嗎?盼望我們不只是在主日的時候來回答這兩個問題,而是在每一天的開始,我們都願意向神來說:「主阿,我把今天獻給祢,我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要來敬拜祢!」 健康的內在生命是基督徒整全生命成長關鍵的一環,也是靈命成長的根本。推薦Gordon MacDonald牧師所寫的《心意更新》給大家,這本書從五個方面來談內在生命的重整:(1)正確的服事動機,(2)善用時間,(3)智慧和知識的增長,(4)屬靈生命的建立,(5)安息日的實踐。
一、正確的服事動機 我們不要被世界的標準、成就、腳步帶著走,要有純正的服事動機,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被神所召的人;對神當有堅定不移的委身,要活出被召的樣式。 二、善用時間 善用時間的原則是要設計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當儘早安排時間,不讓太多時間流向自己的弱點,或是被非真正緊急的事情佔用。時間是神所賜的禮物,要珍惜。 三、智慧和知識的增長 要透過聆聽、閱讀,以及自修去增長智慧和知識。宣教士Stanley Jones說的好:「我們當用盡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力量來愛神,這樣才能有真正平衡和堅強的基督化品格。」要重視理性的智力生命,多讀聖經和屬靈書籍,保持讀書的好習慣。 四、屬靈生命的建立 作者談到四個基本的屬靈操練:追求獨處和安靜;經常聆聽神;深思和默想;以及在禱告中敬拜和代求。Mother Teresa的話值得我們深思:「我們需要尋找神,而衪不會在吵嘈和喧鬧中。神與安靜為友。…觸摸靈魂是需要安靜的。關鍵並非我們說什麼,而是神對我們說什麼,又藉著我們說什麼。我們所說的,若不是來自裡面,不會發出基督的真光,只會增加黑暗。」願20世紀佈道家Samuel Brengle的禱告成為你我的禱告:「主啊,不叫我的精神和靈性變為呆滯和愚鈍,保守我的身心靈活潑,如同運動員的肌肉。使我天天捨己,背起十字架來跟從祢。使我的工作有果效,卻叫驕傲遠離我。救我脫離自滿,它常與成功和順境為伴。」 五、安息日的實踐 在安息中調整身心靈,更新對神的委身。猶太神學家Abraham Heschel說:「安息日的意義是記念時間,而非空間。」我們不僅僅在主日要到神的殿裡敬拜神,更是要將主日分別為聖,安靜在神面前,回顧過去一週神的帶領,向神感恩、認罪,更新對神的委身。 禱告:求主幫助我,有正確的服事動機,能善用時間,重視智慧和知識的增長,藉著操練塑造屬靈生命,在安息中調整身心靈,來建立健康、成熟又穩定的內在生命。願我的生命成為祢榮耀的見證。 十七世紀法國的蓋恩夫人,以追求內在屬靈生命著稱,她曾經寫了一篇標題為『如何敬虔度日』的短文給她的女兒。我參考James Smith在《天國好生活》中的建議,加上個人經驗,修改了這篇文章,作為『活在天國裡』講道系列的結束。盼望我們可以操練敬虔度日,在每天的生活中,享受與神的同在。
1. 在合適的時間就寢(建議是晚上10點)。我們必須有足夠的休息,才能在清醒時專注於神。美好的一天從前一晚開始。 2. 清醒時立刻將心思意念轉向神。向神禱告是開始新的一天的好方法。你可以對神說:『神啊,今天是你所定的日子,我要在其中歡喜快樂。求祢與我同在,幫助我在今天所行的每一件事都信靠祢。』 3. 花半個小時靈修。安靜在神面前,慢慢地讀聖經。帶著謙卑、開放、洞察的心來讀經,讓你的靈魂能夠得到訓誨與滋養。默想經文的時候,問自己:根據這段經文,神今天呼召我要做什麼?用禱告來回應神給你的感動。建議你寫靈修札記,將神透過經文對你說的話,以及你的禱告寫下來。寫可以幫助你放慢思想,深化你的靈命。 4. 花一點時間讀屬靈書籍。蓋恩夫人推薦金碧士的《效法基督》,其簡短的章節相當有深度。許多人也喜歡章伯斯的經典名著《竭誠為主》。不要讀太多,仔細品嚐你所讀的,並應用在生活中。 5. 一天中不斷向神禱告。靈修後,小心不要讓你的屬靈思緒消失了,保守你所領受的。在接下來的一天裡,如果我們沒有好好維護在禱告中點燃的火焰,它很快就會熄滅了。你所要添加的燃料,是不斷地回想,藉著愛的禱告、感恩,以及將自己獻給神。這一天中,把你的意念轉向內心,因為在那裡,你會找到神,祂是你靈魂的中心。 6. 花時間讀聖經。抓住一天中的空檔,來讀聖經,它將指引你如何過基督徒生活。要常常讀經,讓它成為你最主要的閱讀材料。透過聖經,你將從基督身上學到你的呼召為何,以及如何不得罪祂。有時候你可以隨意翻開就讀,但一般而言,最好是照順序來讀,你才可以更了解它的美、品嚐它的甘甜。 7. 以自省和禱告作為一天的結束。在睡前,回想一天發生的事,尤其是你的心思意念和言語行為。為神的恩典以及你做得好的部分,獻上感恩。需要改進之處,用悔改的心,求神幫助你明天可以做得更好。 願你我每天活在天國裡,享受神同在的甘甜和喜樂。 |
每日靈修
April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