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箴言31:10-31
10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他的價值遠勝過珍珠。11 他丈夫心裡倚靠他,必不缺少利益;12 他一生使丈夫有益無損。13 他尋找羊羢和麻,甘心用手做工。14 他好像商船從遠方運糧來,15 未到黎明他就起來,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將當做的工分派婢女。16 他想得田地就買來;用手所得之利栽種葡萄園。17 他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18 他覺得所經營的有利;他的燈終夜不滅。19 他手拿撚線竿,手把紡線車。20 他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21 他不因下雪為家裡的人擔心,因為全家都穿著朱紅衣服。22 他為自己製作繡花毯子;他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做的。23 他丈夫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為眾人所認識。24 他做細麻布衣裳出賣,又將腰帶賣與商家。25 能力和威儀是他的衣服;他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26 他開口就發智慧;他舌上有仁慈的法則。27 他觀察家務,並不吃閒飯。28 他的兒女起來稱他有福;他的丈夫也稱讚他,29 說:「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30 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31 願他享受操作所得的;願他的工作在城門口榮耀他。 靈修分享 箴言以智慧為開始,以代表智慧的「才德的婦人」為結束。這位多才多藝的妻子,不單只在家中打點料理得井井有條,並且關顧社區的需要。在家務方面,她的處事能力十分了得, 她清早起來預備家人所需的食物 (15 節);分配工作給佣人婢女 (15 節);算準商船到岸時間,按時訂購糧食 (14節);買入合適的土地用來耕種,並栽種葡萄園 (16 節);有生意頭腦、經營家庭生意 (18 節);並且手工精細巧妙,為家人縫製保暖的衣服 (21 節)。 這位才德的婦人,不僅能理家,也愛及鄰舎。「她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助貧窮人」(20 節);並且是智慧教師,「她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教誨」(26 節)。才德的婦人有強健的體魄,善良的心腸,以及美好的靈命,使她能兼顧家庭和社區的需要。 經文的最後四節指出這位才德婦人,得到孩子們的肯定和丈夫的稱讚。她之所以被讚賞,不是因她的勤勞或美德,更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因她「專心敬畏耶和華」!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效法才德的婦人,裡外兼顧、勤於行善、不辭辛勞、熱心助人。求主按祢的智慧來引導我過榮神益人的生活。願一切的榮耀歸於主。阿門!
0 Comments
靈修經文:箴言31:1-9
1 利慕伊勒王的言語,是他母親教訓他的真言。2 我的兒啊,我腹中生的兒啊,我許願得的兒啊,我當怎樣教訓你呢? 3 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 4 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說「濃酒在哪裡」也不相宜。 5 恐怕喝了就忘記律例,顛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 6 可以把濃酒給將亡的人喝,把清酒給苦心的人喝。 7 讓他喝了,就忘記他的貧窮,不再記念他的苦楚。 8 你當為啞巴開口,為一切孤獨的申冤。 9 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 靈修分享 箴言第31章是箴言的第七個文集,也是最後一個。這文集由兩首詩組成。第一首詩稱為利慕伊勒的言語,是利慕伊勒王的母親對兒子的期許和囑咐。第二首詩是有關賢德的婦人。 利慕伊勒王的母親對兒子有三方面的期許和囑咐。首先,不要將精力放在女人身上。「精力」有能力和權力的意思,也可以指財富和物質。王若沉溺在女色中,就會有「敗壞君王的行為」。權力不是用來滿足私慾,乃是服侍他人。 第二方面的要求是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宜飲酒過量,否則會影響王的兩個重要責任。第一、王要設立、頒布和執行法令,那是攸關人民的福祉;第二、王要明辨是非。因此,王若沉溺於酒精,就會將國家大事置於腦後,也忘記自己應盡的責任。第5-7節,這位母親利用文字遊戲 (word play) 提醒兒子,不要忘記法令政策(律例),也不要忘記民間疾苦。她鼓勵君王要關心那些貧困受苦的人。 第三方面的要求是要為民發聲。利慕伊勒的母親兩次向兒子說,「你當開口」為弱勢人士發聲(8-9節)。王不能偏袒某些人,要按公義作出判斷。但是,當弱勢人士的需求無處可得、無路可走時,王要為孤獨無助者伸冤、為困苦和貧窮的人辯護。王要為弱者和公義表態,並為他們爭取該有的尊嚴。 親愛的主,今早祢提醒我,一方面要小心金錢、性和權力的誘惑,另一方面要關心弱勢群體,並且為他們禱告。求主保守我的心,帶領我的一生,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日日與主同行。願一切的榮耀歸於主。阿門! 靈修經文:箴言30:15-33
15 螞蟥有兩個女兒,常說:『給呀,給呀!』有三樣不知足的,連不說『夠』的共有四樣:16 就是陰間和石胎,浸水不足的地,並火。17 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為谷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18 我所測不透的奇妙有三樣,連我所不知道的共有四樣:19 就是鷹在空中飛的道;蛇在磐石上爬的道;船在海中行的道;男與女交合的道。20 淫婦的道也是這樣;他吃了,把嘴一擦就說:『我沒有行惡。』21 使地震動的有三樣,連地擔不起的共有四樣:22 就是僕人作王;愚頑人吃飽;23 醜惡的女子出嫁;婢女接續主母。24 地上有四樣小物,卻甚聰明:25 螞蟻是無力之類,卻在夏天預備糧食。26 沙番是軟弱之類,卻在磐石中造房。27 蝗蟲沒有君王,卻分隊而出。28 守宮用爪抓牆,卻住在王宮。29 步行威武的有三樣,連行走威武的共有四樣:30 就是獅子,乃百獸中最為猛烈、無所躲避的,31 獵狗,公山羊,和無人能敵的君王。32 你若行事愚頑,自高自傲,或是懷了惡念,就當用手摀口。33 搖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樣,激動怒氣必起爭端。 靈修分享 「螞蟥有兩個女兒,常說:『給呀,給呀!』有三樣不知足的,連不說『夠』的共有四樣:就是陰間和石胎,浸水不足的地,並火。」(箴30:15-16) 兩個女兒是比喻螞蟥(水蛭)用來吸血的兩個吸盤,也就是說,作者亞古珥用螞蟥吸血來描述人的貪婪。在 16 節,作者列出四個地方:陰間、子宮、旱地,和火窟。陰間是人死後聚集的地方,可以不斷容納更多死去的人;不孕婦人期盼子宮懷胎;旱地能吸收大量水份;以及火窟需要燃料來繼續點燃。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就是一直想要,不滿足現狀。亞古珥提醒讀者,一個人若是不知足,就會像螞蟥吸血,貪得無厭,永遠覺得不足夠。當學習知足,作智慧人。 想起使徒保羅說的:「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1-13) 親愛的主,祢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願我一生以敬虔和知足的心,享受在祢裡面那真正的財富。願一切的榮耀歸於主。阿門! 靈修經文:箴言30:1-14
1 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的言語就是真言。這人對以鐵和烏甲說:2 「我比眾人更蠢笨,也沒有人的聰明。3 我沒有學好智慧,也不認識至聖者。4 誰升天又降下來?誰聚風在掌握中?誰包水在衣服裡?誰立定地的四極?他名叫什麼?他兒子名叫什麼?你知道嗎?5 神的言語句句都是煉淨的;投靠他的,他便作他們的盾牌。6 他的言語,你不可加添,恐怕他責備你,你就顯為說謊言的。7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8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9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10 你不要向主人讒謗僕人,恐怕他咒詛你,你便算為有罪。11 有一宗人(宗原文作代;下同),咒詛父親,不給母親祝福。12 有一宗人,自以為清潔,卻沒有洗去自己的污穢。13 有一宗人,眼目何其高傲,眼皮也是高舉。14 有一宗人,牙如劍,齒如刀,要吞滅地上的困苦人和世間的窮乏人。 靈修分享 箴言第30章的作者是亞古珥,他在第2-3 節有一個謙卑到自貶的自我介紹,承認自己是一位笨蛋,不夠聰明、無學識、沒有智慧。似乎他真是智慧之子,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並且繼續去尋求洞見。 亞古珥自覺不認識誰是「至聖者」,並且在第 4 節一連問了六個關於神的問題,包括「誰升天又降下來」和「祂兒子名叫甚麼」這兩個令人訝異的問題,還有關於創造的問題,這些問題反映出亞古珥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問「神的名字」,可能是引導讀者去思考認識神。當約伯還未明白他所遭遇的苦難時,耶和華神主動的在旋風中回答約伯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伯38:2)藉著對話,約伯承認自己的「不知道」;透過與神對話,約伯說:「求你聽我,我要說話;我問你,求你讓我知道」(伯42:3-4)。原來與神對話,是一個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提問和聆聽是達到認識的兩個重要工具。 亞古珥接著用「煉淨」來形容神的話語,神的話好像是經過熔煉和精鍊;也提醒我們,神的話語是毫無錯誤、完美無瑕的。喜愛神話語的,願意投靠神,以神為盾牌的,是有福的人。 在第7-9節,亞古珥向至聖者祈求兩件事,也是箴言的兩大主題。第一、他祈求成為一位真誠的人,使「虛假和謊言遠離」他;第二、他求神賜給他需用的飲食,過一個夠用就可以的生活。 亞古珥在第10-14節所說的,讓我想到以弗所書4:29的教導:「一句壞話也不可出口,只要隨着需要說造就人的好話,讓聽見的人得益處」(合修本)。 親愛的主,求祢保守我的心,願我一生喜愛祢煉淨的話語,以祢為我的盾牌,並且作一個真誠、知足、能常常祝福別人的人。願一切的榮耀歸於主。阿門 靈修經文:箴言29:15-27
15 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16 惡人加多,過犯也加多,義人必看見他們跌倒。17 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18 沒有異象(或譯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19 只用言語,僕人不肯受管教;他雖然明白,也不留意。20 你見言語急躁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21 人將僕人從小嬌養,這僕人終久必成了他的兒子。22 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23 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裡謙遜的,必得尊榮。24 人與盜賊分贓,是恨惡自己的性命;他聽見叫人發誓的聲音,卻不言語。25 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26 求王恩的人多;定人事乃在耶和華。27 為非作歹的,被義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惡人憎惡。 靈修分享 「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箴29:18) 「異象」是從神而來的啟示。屬神的人若缺乏從神而來的啟示及帶領,便失去方向,偏行己路。沒有異象,人的眼光就停留在眼前,照着所看見的、直覺、感受及慾望而活,最終是放肆無度,就如John Maxwell所說:「沒有終極的關懷,便成了目前的奴隸。」 「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讓人想起西奈山下以色列民的所做所,與西奈山上摩西得神啟示頒受律法之間的強烈對比。山上是榮光一片,山下是荒淫無道。一個人若離開神,沒有了祂的教訓與法度,便會逾越常軌,非法妄為。反之若能遵守神的律法,聽從祂的教訓,接受智慧的教導,必定幸福快樂。 除了個人層面外,異象對教會也很重要。異象也會把團隊凝聚起來。沒有異象,團隊就會散掉。建立鞏固的團隊首要之務的是有共同的異象和使命。李秀全牧師曾說:「教會的危機是領袖和同工間的信任,溝通和配搭出問題。異象把個人和團隊聯在一起,有相同的目標,可同心協力。教會在異象中投入使命,因而得復興。」 親愛的主,祢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50:3)。將自己和教會交在主的手裡,求主來帶領,使我們成為有異象、有使命之民,走在主的心意中。願一切的榮耀歸於主。阿門! 靈修經文:箴言29:1-14
1 人屢次受責罰,仍然硬著頸項;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2 義人增多,民就喜樂;惡人掌權,民就嘆息。3 愛慕智慧的,使父親喜樂;與妓女結交的,卻浪費錢財。4 王藉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5 諂媚鄰舍的,就是設網羅絆他的腳。6 惡人犯罪,自陷網羅;惟獨義人歡呼喜樂。7 義人知道查明窮人的案;惡人沒有聰明,就不得而知。8 褻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眾怒。9 智慧人與愚妄人相爭,或怒或笑,總不能使他止息。10 好流人血的,恨惡完全人,索取正直人的性命。11 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12 君王若聽謊言,他一切臣僕都是奸惡。13 貧窮人、強暴人在世相遇;他們的眼目都蒙耶和華光照。14 君王憑誠實判斷窮人;他的國位必永遠堅立。 靈修分享 「貧窮人、強暴人在世相遇,他們的眼目,都蒙耶和華光照。」(箴29:13) 強暴人直譯是「壓迫者」。貧窮人和富裕的壓迫者之間常有不愉快的接觸,但他們的生命都是神所賜的。也就是說,神給人生命的祝福(眼目蒙祂光照),對貧窮人和強暴者都一樣。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的教導更超越了這句話的社會含義。「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做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5:43-45) 主耶穌要跟隨祂的人,不僅感恩領受神的賜福,更是願意給出愛;不僅給可愛的人,也給不可愛的;要學習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樣(太5:48)。 親愛的主,謝謝祢賜給我生命氣息,謝謝祢用祢的話語光照我。求祢幫助我,不僅感恩領受祢的賜福,更是願意給出愛;不僅給可愛的人,也給不可愛的。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門! 靈修經文:路加福音2:25-38
25 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 26 他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 27 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 28 西面就用手接過他來,稱頌神,說: 29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 30 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 31 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 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33 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稀奇。 34 西面給他們祝福,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做毀謗的話柄, 35 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36 又有女先知名叫亞拿,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年紀已經老邁,從做童女出嫁的時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37 現在已經八十四歲[b],並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侍奉神。 38 正當那時,她進前來稱謝神,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 靈修分享 今天要思想的嬰孩耶穌進入聖殿的片段,重點是關乎西門和亞拿兩位虔誠的以色列子民因看見嬰孩耶穌而說的話。西門因著聖靈的感動而說話,論及這嬰孩耶穌是所應許的救恩。特別希奇的是,這救恩是為「萬民」(原文是複數,表示包括了多個種族)所預備,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原來基督耶穌的福音不是如以色列民所盼望只為他們預備,乃是要惠及外邦人的福音。難怪耶穌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稀奇。 救恩要臨到外邦人,對猶太人而言,是一件極度顛覆的事。因此西門說,這救恩會引起許多人極度的反應,單純接受的人就會因著順服被興起,而另一些就會因而跌倒,失落在這寶貴的福音中。這提醒我們,神彰顯祂的真理時,不要以為自己就會立刻接受並且悔改,有時候,恰好相反的是,自己可能是真理的絆腳石。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像西門那樣敏感順服聖靈的帶領。當那些我難以接受的真理催逼我時,我願意學習更多的放下,單純地領受。也求主賜下亞拿,在殿中畫夜思想事奉的人,為我們解說一切我們所不明白、所不願接受的。願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祢所喜悅的人!阿門! 靈修經文:路加福音2:1-14
1 當那些日子,該撒亞古士督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2 這是居里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頭一次行報名上冊的事。3 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4 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5 要和他所聘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上冊。那時馬利亞的身孕已經重了。6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7 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8 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9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10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11 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12 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13 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14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靈修分享 這段經文談論耶穌基督的降生,但讓人訝異的是,作者路加沒有仔細描述約瑟怎樣接受未婚懷孕的妻子,也沒有詳細描繪救主耶穌出生的情況,反而側重於奧古斯都降旨報名上册、登記戶籍的事情上! 有一本大約主後二世紀的作品《雅各的嬰孩福音》(Infancy Gospel of James) ,就花了很多篇幅詳細描述耶穌的出生,例如:耶穌出母胎的那一刻,有榮光出來,以及其他奧妙的景象。但是在聖經中的福音書,尤其是路加福音的記載,只用了一句「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來描述。 聖經作者從來不用那些穿鑿附會的寫作技巧去「神化」耶穌的能力和輝煌形象,而是用平實和謙卑的形象去簡述耶穌的出生。這也提醒我們,神拯救的時刻未必轟轟烈烈,我們只需存著踏實單純的心,就可以進入神的心意,這才是領受救恩應有的心態。 但是路加沒有只停留在這裡,因他心中記掛着向人去宣講誰是真正的救主。 路加提到奧古斯都和報名上册的事,有特別的用意。奧古斯都被稱為「羅馬人的救主」和「帶來和平的君王」,因為他平定了羅馬內部的戰爭,使整個民族可以一致向外、攻城掠地,所以羅馬人對他尊崇備至,故此羅馬人向外族人(包括猶太人)的文宣中,也就稱奧古斯都為世人的救主,會為眾人帶來平安。報名上冊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宣示他的主權,肯定他超然的身份。 在這個背景下,路加筆下所描繪的耶穌,就是神所應許的彌賽亞,要帶來真正的平安和拯救。但吊詭的是,嬰孩耶穌的出生毫不起眼,路加強調耶穌出生後,「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形式與世人認同的羅馬君王奧古斯都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包著布,臥在馬槽裡」,甚至成為辨認救主的記號。 「無能者的大能」(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ness)是福音的開始,也是福音的延續,凡是承傳福音信仰的人,都要被「無能者的大能」所洗禮。 親愛的主耶穌,祢卑微地來到世上。祢看似無助,卻滿有大能;看似平凡,卻是超凡;看似一無所有,萬有卻在祢手中。祢喜悅世上謙卑的人,祢也要我學習像小女子馬利亞的順服以及牧羊人的單純,因為這是得著救恩必須擁有的條件。願祢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祢裡面。願我存謙卑的心,日日與祢同行。願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祢所喜悅的人!阿門! 靈修經文:約翰壹書4:7-15
7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8 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9 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10 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11 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12 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13 神將他的靈賜給我們,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我們裡面。14 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15 凡認耶穌為神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神裡面。 靈修分享 我們愛神和愛人的根源在於「神就是愛」(8節),這不僅是我們「要」彼此相愛的原因,更是我們「能」彼此相愛的力量,因為我們都是由神而生,認識神(7節),並且神住在我們裡面,我們也住在神裡面(12-15節),而神就是愛的源頭。 彼此相愛不是一個責任,而是屬神兒女「生命」的流露。透過彼此相愛的生命去證明我們是「由神而生」,「認識神」,並且「神住在我們裡面」,「我們也住在神裡面」。 親愛的天父,祢就是愛。感謝祢為了拯救我們,差遣祢的愛子耶穌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又接納我們成為祢的兒女。求祢使我更明白祢長闊高深的愛,幫助我活出彼此相愛的生命,能接納別人的軟弱和過錯,並且傳揚祢的愛。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門! 靈修經文:箴言28:15-28
15 暴虐的君王轄制貧民,好像吼叫的獅子、覓食的熊。16 無知的君多行暴虐;以貪財為可恨的,必年長日久。17 背負流人血之罪的,必往坑裡奔跑,誰也不可攔阻他。18 行動正直的,必蒙拯救;行事彎曲的,立時跌倒。19 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足受窮乏。20 誠實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21 看人的情面乃為不好;人因一塊餅枉法也為不好。22 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23 責備人的,後來蒙人喜悅,多於那用舌頭諂媚人的。24 偷竊父母的,說:「這不是罪。」此人就是與強盜同類。25 心中貪婪的,挑起爭端;倚靠耶和華的,必得豐裕。26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憑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27 賙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28 惡人興起,人就躲藏;惡人敗亡,義人增多。 靈修分享 「賙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箴28:27) 「如何面對窮乏人」是箴言一個重要的主題;它考驗我們的心如何,並且是智慧的指標。面對窮乏人,有人慷慨賙濟他們,也有人視若無睹。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說:「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對社會上貧窮人的需要冷漠以對,將受到咒詛,因為心中沒有愛。施捨的人,不致缺乏,因為神喜悅並祝福有憐憫之心的人,神也應許「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11:25) 親愛的主,求主的愛充滿我,賜我富足的心,不吝於幫助有需要的人,也祝福明早一個服事窮乏人的機會。願一切的榮耀歸於主。阿門! |
每日靈修
January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