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聖經是神所賜上等屬靈佳餚,基督徒要學好吃的藝術,不是囫圇吞棗,而是津津有味地咀嚼,並且『在神的故事中看見自己』。這是『請你吃聖經』系列的第五篇,節錄於畢德生牧師(Eugene Peterson)所寫的《請你吃聖經》。
《出埃及記》是『拯救的故事』。『拯救』的意思是神為我們做了我們自己做不來的事。『拯救』是神子民所認識的詞彙中,最偉大的一個。出埃及記說的是一個真實、有力,且具戲劇性,神拯救的故事。神藉著摩西告訴祂的百姓: 我是神,我要把你們從冷酷、艱苦的埃及領出來,我要救你們脫離奴役的生活,我要救贖你們,要以大能的審判施行干預。你們要成為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就知道我是神,就是把你們從埃及艱苦的奴役中領出來的神。我要帶你們到我所應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土地上,我要把那地賜給你們,作為你們自己的國家。我是神。(出6:6~8 信息版) 多個世紀以來,這個故事產生了許多出人意料之外的繁衍,不斷在歌曲與詩詞、話劇與小說、政治與社會公義、悔改與歸信、敬拜與聖潔生活中,自我再生。一直以來,它為人提供想像空間,特別是陷在困境中的人。 有一點很重要,神讓我們認識祂的拯救,不是跟我們說大道理或給我們字義上的解釋,也沒有用醒目動聽的口號,而是用說故事。出埃及記把我們帶進一個有情節,有人物的故事中;故事有著起承轉合的安排,人物之間也互有關係。故事是邀請我們參與其中,引導我們作出回應。開始的時候,是透過我們的想像。接下來如果我們願意,可以憑著信心,以整個生命來回應神。至今,神仍然不斷使用出埃及記的故事,把陷在困境中的人領出來,使他們進入祂救贖的國度。 這卷書一半的篇幅(1~19章,32~34章),講述一個不見經傳、受盡無情欺壓的民族,如何從奴役中蒙拯救,獲得自由的經過;故事曲折,引人入勝。其餘部分(20~31章,35~40章)是神鉅細靡遺地教導他們如何過蒙拯救、得自由的生活。這兩部分都很重要,若缺少任何一個,拯救的故事就不完整。
0 Comments
整本聖經是神所賜上等屬靈佳餚,基督徒要學好吃的藝術,不是囫圇吞棗,而是津津有味地咀嚼,並且『在神的故事中看見自己』。這是『請你吃聖經』系列的第四篇,節錄於畢德生牧師(Eugene Peterson)所寫的《請你吃聖經》。
畢德生牧師給《創世紀》的標題為『神是初,也是終』。神是生命之本,神是生命的基礎。要是我們對神居首位不了解,人生就會出亂子。神不是在邊緣的神,不是可有可無的神,不是禮拜天的神。神是圓心,也是周界;神是首先,也是末後。神,神,神。 『起初,神…』(創1:1)。創世紀把我們拉進一種神所規劃和充滿的真實感中。創世紀給我們言語,能準確詳盡地談論自己的人生: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想什麼、做什麼;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我們遇到什麼問題,蒙受什麼福氣…。 創世紀用文字奠定一個穩固又確實的根基。我們的一生都在從事一項工程,就是建立神的國。我們所有的思想、行為和感受都在建構這項工程的一部分。我們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每個禱告,都是在建造這項工程。然而,根基不是我們所建,根基早已立好了。 耶穌在登山寶訓的總結時告訴我們,人可以有兩種生活方式,一是把生命建立在沙土上,一是把生命建立在磐石上。不管我們的工程多麼雄偉,生命若是建立在沙土上,就會輕易地倒塌。我們要建立在已有的根基,就是磐石上。創世紀就是這磐石的文字證明:神創造,神干預,神寬容的審判,神呼召人要過信心的生活,神與我們立約。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1:26-28) 創世紀不以抽象的『真理』或『原則』來表達。我們看到的是一連串的故事,有名有姓的人物,他們會愛、會爭執;會相信、會疑惑;會結婚、會生子;會犯罪,會蒙恩。如果我們留心的話,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原來也有他們的影子。亞當和夏娃,該隱和亞伯,挪亞和他兒子,亞伯拉罕和撒拉,以撒和利百加,雅各和拉結,約瑟和他的兄弟,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見,我們不是局外人或旁觀者,神也不是在外太空工作;神在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中與我們同工。我們不管做什麽,是好是壞,都成為神整體工作的一部分,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因此,我們最好現在就開始,從起初——找到自己在故事中的位置。 聖經開頭的五卷書被稱為『摩西五經』。畢德生牧師(Eugene Peterson)在《請你吃聖經》一書中,將摩西五經看為神的子民成長的五個階段:
創世紀:孕育期 在面對人類犯罪和悖逆的情況下,神設立了創造、拯救和審判的原則,並且揀選亞伯拉罕,藉著他要孕育出一個民族。這個民族像胚胎成長一樣,逐漸顯出雛形:撒拉、以撒、利百加、雅各、以掃、拉結、約瑟和他的兄弟。神要向這個民族啟示祂自己,讓他們知道祂是一位拯救的神,以後要透過他們讓世界每一個人都認識神。 出埃及記:出生和幼兒期 在埃及為奴的經歷就像產痛的初期。摩西登場後,在埃及出現的十場可怕的災疫,可以說是生產過程最後的陣痛。在紅海,水被分開,神的子民終於呱呱落地。摩西帶著一群像是蹒跚學步的孩童,走到西奈山。神的子民在那裡開始認識生育他們的神,並且學習神的話語。在幼兒期,神子民的生活以神為中心,敬拜是最主要的活動。神花了許多心思教導他們如何敬拜,建立敬拜的架構和程序。他們也要學習順從神、尊崇神。 利未記:學齡期 利未記是神子民的啟蒙讀本。這卷書透過獻祭與節期的儀式,具體顯示神的子民要如何做,來保持與神的關係。利未記也詳細列出各種生活的準則,神非常重視祂的子民看待這些準則的態度。神說:『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我是耶和華。』(利19:37) 民數記: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很重要的自我認識期。身為神的子民,我們是誰?在民數記裡,神的子民開始有這種獨立的思考和行動的體驗,但無可避免的,犯下許多錯誤。叛逆是其中一個明顯的過失。他們數典忘祖,否定自己獨特的身份,到頭來卻不值一哂。成熟需要把自己從成孕、出生、幼兒、學習等各個時期所得到的兼收並蓄,加以整合。神的子民的青少年期是在曠野渡過,這段時期很漫長,約40年之久。 申命記:成年期 生命邁向成熟是一個複雜和漫長的過程。神的子民在曠野中,接受了神的教導、訓練、管教和祝福,現在已預備好要在應許之地擔當成年人的責任。申命記就是把他們如何成為神子民的經過整合起來,寫成講章。申命記中最有力和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愛』。『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6:5)當我們愛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忠於自己,也是最能讓我們體現自己是神子民身份的時候。要成熟地去愛,我們必須經歷、領受、進入救恩,讓自己身處在聖經的故事中,熟悉神的指示,照著去行;並要學習過敬拜的生活,認識自己獨特的身份,知道自己是屬於那位愛我們的神。 我的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里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 4:19)
今天,我們慶祝神所賜下又一年各樣全備美善的的恩賜。三十一年前,主將我們帶到這個地方,在這裡我們開始了個人和體團的信仰之旅。在這期間許多人接受基督並在這裡受洗,也有一些人在這裡交換你們的婚姻誓言,並在這裡生養你們的孩子。通過所有這些事件,你經歷了神的奇妙良善。 腓立比書4:19的應許已多次在我們教會的生活中實現。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們的教會是南加州華人教會最慷慨之一。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至少七個階段的植堂和建設的努力; 1988年,我們種植喜瑞都堂並購買堂所,1989年,我們收購庇利亞教育中心,1992年,我們蓋建大堂崇拜中心,1999年,我們完成社區活動中心,在2010年,我們拆除舊建築並重新建造我們目前的門徒訓練中心,在2012年,我們教會建植了福樂敦堂會,在2014年,在奧克蘭建植義橡園堂,並於2017年購買教會設施。 我們不僅關注教會發展和擴展神國的需求,還參與了印度、菲律賓、中國等地區的許多災難事工。此外,我們通過國際慈善組織贊助了100多名兒童。神藉著這些事工,彰顯祂的良善,滿足我們的所有需要。弟兄姊妹們熱心服事神,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經歷了神的豐盛。他們給的越多,蒙福的越多。 “仁慈(慷慨)的人、自己蒙福。”(箴言11:17) 以同樣的方式,想想你周圍的人。你最感激的是誰?難道他們不是那些投資他們的時間、金錢、精力、愛情等等,在你身上最多的人嗎?我們的神是一位慷慨給予的上帝。聖經提醒我們宇宙的規律是:你種什麼,就收什麼。換句話說,你給出多少,你將會得到多少,甚至更多。由於我們白白地得到,讓我們大大方方地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為了慶祝神的良善,讓我們使八月變成感恩月。通過宣揚主的美德,向神獻上感恩。要感恩不能不給予。沒有給予就無法愛。請記住,賺錢是為謀生,給予是為得豐盛的生命。我們來慶祝吧!願榮耀歸於神! |
每日靈修
January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