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美好的人生。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定義可能不一樣,有人是簡單快樂、平凡幸福;有人可能是轟轟烈烈、高潮迭起,無論是什麼,我們都希望過一個充滿意義、豐富精采的滿足人生。這也是神希望我們過的。新約聖經馬太福音5-7章記載了主耶穌著名的『登山寶訓』,『登山寶訓』教導我們天國子民應有的品格,希望我們具備這些品格,過美好的人生。
今天開始我們有一個新的講道系列:『活在天國裡』。希望透過『登山寶訓』,讓我們認識天國生活的每一面,並且藉著實際可行的操練,逐步走向美好豐富的人生。每次講道我會給大家靈命操練的功課。靈命操練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將耶穌所教導的,成為我們生活的習慣。習慣養成就成為你的品格。 我給大家的第一個靈命的操練是『寫一封信給上帝』。這封信的開始是這樣:『親愛的上帝,我最想要的人生是…』。接下來你可以試著描述你心目中的『美好人生』。你可能提到過去犯的錯,可能會包括你希望有的改變,用好的習慣取代舊的習慣,塑造屬神的品格。你可以自由地編織你的夢想,並且讓神參與在你的夢想中。 你可以把這封信夾在你的聖經裡或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你可能每年至少重讀一次,來提醒自己。讓這封信成為指引你人生和鼓舞你的力量。你若是願意,可以與信任的人分享這封信,這可以彼此激勵。 在禮拜五的團契時間,我鼓勵你們分享:
0 Comments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4:8)
擁有「檢察官」性格的我,第一次讀到這節經文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如果說,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那不就變成一種包庇嗎?這樣的愛,不就是一種溺愛嗎?眾所皆知,溺愛絕對不是一個正確的作法。那麼,這節經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彼得前書是使徒彼得寫給小亞希亞五省教會信徒的書信(參彼前1:1),其寫作原因是要勸勉當時這些受逼迫的信徒,忠心持守、忍耐到底、為主受苦,直到主再來的日子。對於初代教會的信徒們而言,他們對於末世的看法非常積極,他們期盼耶穌再來的日子,甚至認為這日子很快就將臨到。因此,「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前4:7) 從這個背景來看,彼得是在勉勵弟兄姊妹們,當我們在等候主的再來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建立我們的教會生活。「最要緊」在原文當中的意思是「在萬事、一切之先」,因此指的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切實」有「認真、熱忱、全力以赴」並且是「持續不斷」的意思。在我們的教會生活當中,持續操練彼此切實相愛,是一生都需要學習的功課,如同耶穌所教導的:「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而「遮掩」並不是指「隱瞞」或「隱藏、躲避」,而是「遮蓋」。當亞當和夏娃犯罪之後,他們發現自己赤身露體,就用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遮掩,並且還躲起來,但是神卻用皮衣為他們作了遮蓋。這是神對祂所愛之人的保護,祂接納罪人,但卻不容許罪行,亞當和夏娃依然要為自己的罪行付上責任。 因著神對我們的愛,耶穌用祂的寶血洗淨了我們罪,使我們得著了遮蓋。祂的愛也澆灌、充滿我們,使我們可以有愛的能力去愛其他的人。當我們願意以基督的心為心、以基督的愛彼此相待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在愛裡面互相包容、互相接納、互相寬恕,去保護我們的弟兄姊妹,不在人前宣揚他們的不是;同時也因著在愛中的彼此相待,能夠減少更多的紛爭。 願神的愛不斷激勵我們,使我們能真實的、熱切的、持續不斷的,與我們的弟兄姊妹們彼此相愛、互相成為彼此的遮蓋。 馬利亞說:我心尊主微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祂顧念祂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路加福音1:46-48)
母親節將至,腦海裡想起一首母親節的必唱歌曲 ─ 母親,您真偉大!「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聖潔多慈祥,發出愛的光芒。為了兒女著想,不怕風雨阻擋,賜給我溫情,鼓勵我向上。母親啊!我愛您,我愛您,您真偉大。」 一首傳唱已久的歌曲,歌頌了母親一生為兒女、為家庭的付出,母親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網路上有一個影片,記錄了一場街頭實驗,隨機訪問了一些路人:「如果沒有媽媽,世界會是怎樣的模樣?」「一場災難」、「嚴重缺乏睡前故事」、「沒有人幫我洗內衣褲」、「沒有辦法想像沒有媽媽的日子」…… 後來有一名路人說,他的媽媽在他出生後的一個星期就去世了,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也不了解其他人所說的和媽媽在一起相處的感覺,但是他想像自己的媽媽應該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影片的最後,指出一個真實的情況,每一年有35萬名媽媽,因為生產分娩而死亡。 上一個星期,輾轉得知一位年輕的同學,在孕期過程中都非常順利,卻不料在分娩的那一刻,出現了妊娠高血壓、妊娠高血糖等危急的症狀,差一點無法繼續分娩。所幸在主的保守中,母子均安。即使是在醫療科技如此進步的現代,生孩子仍舊有著許多風險,更何況是在古老的從前呢?寫到這裡,我想起了耶穌誕生的時刻,還有耶穌的母親 ─ 馬利亞。 福音書記載著耶穌是降生在馬槽中,沒有任何的醫生與醫療設備,更沒有高級產房和無痛分娩。疼痛、緊張、焦急、恐懼,百感交集的馬利亞在克難的環境中,生下了耶穌。她知道神的話在她身上成就了,以童女之身懷孕生子,所生的必稱為「神的兒子」(路1:35)。馬利亞所領受的,雖然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但是她仍然順服的接受,並將頌讚歸給神,留下了著名的尊主頌(路1:46-55)。承載著養育神之子的責任,隨著耶穌年歲的增長,作為母親,她明白耶穌與眾人的不同之處,但是卻尚未理解耶穌真正的使命,直到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那一刻。原來我的孩子是要來送死的啊!心痛、心碎,即使心中有著萬般的不捨,她仍然堅信上帝的旨意。 我們不全都是母親,但我們都有母親。她們不一定會有馬利亞的經歷,但都有馬利亞的心境。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感謝偉大的母親們,用愛、信心與生命,孕育了我們、影響了世界!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4:3
今天,我們的國家繼續面臨艱鉅的挑戰,從經濟動盪和恐怖主義威脅到家庭破裂的危險,暴力犯罪,性道德淪喪,虐待兒童,社會衝突以及對我們宗教自由的攻擊……很顯然,美國陷入了困境......我們的國家迫切需要屬靈的復興! 歷史告訴我們,恆切禱告總是在復興之前。因此,我們必需靠著禱告來達成屬靈的復興。過去,即使我們只是一個殖民地,但我們的國家一直依靠禱告得到指引、保護和力量。立國之父們的信仰確立了將禱告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因為他們深知,禱告能造成改變,每當我禱告,我知道禱告改變了我和我的生命。 雖然國會在國家的早期建立了禁食禱告日,但直到1952年,我們所熟悉的國家禱告日才被正式制定。 5月3日是2018年的國家禱告日。我們知道上帝是唯一有能力的改變者。只有祂能夠幫助我們影響權力的中心,帶來更新。作為一個教會,上週四我們一起為我們的國家禱告。對於那晚錯過了禱告會的人,何不加入志同道合的弟兄姊妹,齊心合一的為我們的家人、教會、學校、企業、政府及媒體,發出屬靈復興的呼聲? 近年來,我們對全國性禱告的態度已經演變為利用祈禱來實現我們想要的任何政治目標。一個常見的推論就是「我們總是對的」,並肯定說:上帝是站在我們這一邊。這與聖經的訓誡相去甚遠:“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謙卑自己,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歷代志下7:14)我們的神正在等待我們謙卑地為我們的國家禱告。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必須禱告期待,相信如果我們悔改來到神面前,上帝能夠而且會有所作為。上帝應允我們,如果我們尋求祂的面,省察我們的內心,並懇求祂的饒恕,祂必側耳垂聽我們的祈求。 |
每日靈修
March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