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erton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
Search

神的痛苦  --  戴元涔牧師

2/24/2019

0 Comments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可15:34)

        馬丁路德曾經默想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這句話,許久許久,最後他呼喊說:「神被神所棄絕!誰能明瞭呢?」

我的神,我的神!
聖經所記載耶穌的禱告,耶穌總是稱父神為『父』,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稱父神為『神』。在這裡,我們似乎可以窺見主耶穌最痛苦的一刻:主完全沒有感受到從永遠到永遠父子之間的那種親密。不但是子被父所棄絕,也是父失去子。這是三位一體真神的奧秘中,神性的痛苦。這是創造宇宙之神為了救贖受造之物而有的痛苦,一種我們無法體會的痛苦落在神的肩頭上、神的心坎中!

為甚麼離棄我?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這是主耶穌引用詩篇22篇所發出的禱告,是主面對父的畏懼(horror),以及向父的哀求(lamentation)。主此時是蟲,不是人(詩22:6);是裏外包覆罪惡的蟲。哦,主啊,我的罪竟然使祢成為羞辱、骯髒的蟲。神聖全能的主竟然願意背負我這個蟲的罪惡。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恩典。

主在聖潔之父面前,自慚形穢。一方面主感受到父的離棄,而問“為什麼”;另一方面,主又知道祂被釘十字架有一個神聖的目的,那就是要恢復『以色列的讚美』為神的寶座(詩22: 3)。司布真說的好:『你們豈沒有在這裏一瞥主的永遠旨意和祂祕密的喜樂源頭嗎?那個“為什麼”乃是鑲著黑雲的銀邊!』
主耶穌的“為什麼”也說出了祂向父神的哀求。主藉著詩篇22篇11節,19~21節,不斷向父哀求;到了21節下,主終於得到父的回應:『祢已經應允我!』在十字架上,主說了最後一句話:『成了!』(約19:30)

十架下的回應
面對主在十架上最神聖的話語,我們的回應是什麼?
(一)感謝救贖: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一次永遠地「除掉人的罪」(約一3: 5),「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來2: 14),並將世界釘死在十字架上(加6: 14)。我們的仇敵——罪惡、魔鬼、世俗——主在十架上一次永遠地都對付了,得勝了,因此我們得以在基督裏成為新造的人(林後5: 17)。

(二)遠離罪惡。是誰將主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乃是你我的罪。當我們聽到神兒子在十字架上的哀號時,我們豈不當棄絕罪惡,定意過聖潔的生活?這樣,我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在這一切事上…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林後7:11)。這是因為耶穌基督的被釘十字架已經活畫在我們眼前,我們就不再被罪迷惑了(加3:1)。

(三)為主而活。約翰是十二使徒中惟一跟隨主到十字架之下,並親眼看見主受死的 人,他見證說:「神⋯⋯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一4: 10)他一生就住在神的愛中,成為愛的使徒,為神而活。但願我們都為主而活,來回應主的被釘十字架的大愛。
0 Comments

馬可的一生  -- 戴元涔牧師

2/17/2019

0 Comments

 
​最近我們靈修的經文是馬可福音。從作者馬可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神在他生命中的工作。神也藉著他的母親馬利亞,表哥巴拿巴,使徒彼得和保羅,這四個人來影響和塑造馬可,使他從一個軟弱的福音逃兵,轉變成為宣教的勇士。

1. 馬可在一個敬虔的環境中成長,母親馬利亞是初代教會的核心人物,她的家也成為初代教會信徒聚會禱告的中心。主啊,我的家就是祢的家,願祢來使用。也求主幫助我們,繼續用身教和言教來影響我們的孩子,也常常為他們禱告。

2. 年輕的馬可曾跟隨巴拿巴和保羅到安提阿(徒12:25),並且參與他們第一次的宣教之旅。但是途中馬可卻打退堂鼓,決意回耶路撒冷(徒13:13),成為福音的逃兵。保羅在第二次宣教之旅時,不願帶馬可同行;但是巴拿巴願意再給馬可機會(徒15:38-39),幫助他成長,終於使馬可成為神忠心的僕人。主啊,願我們學習巴拿巴,體恤和幫助軟弱跌倒者;當自己軟弱時,也能學習馬可的榜樣,從失敗中靠主站起來,繼續愛主、服事主。

3. 在馬可的服事中,成就最大、影響最深的就是他寫成了馬可福音。關於耶穌生平的第一手資料,一般相信是來自彼得。彼得稱呼馬可是兒子(彼前5:13),暗示馬可是彼得帶領歸主的。彼得和馬可兩人在個性和經歷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存心良善、熱情衝動,卻又容易跌倒。在彼得的幫助帶領下,馬可給後世教會留下影響千古的馬可福音。主啊,求祢幫助我們,能去帶領和培養屬靈的兒子,成為日後教會的領袖。

4. 在保羅的書信中,他多次讚賞馬可,稱馬可為「同工」和「使他得安慰的人」(西4:10-11;門20)。保羅在為主殉道前,仍念念不忘馬可,並且吩咐提摩太,「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是什麼讓保羅對這位曾一度軟弱失敗的年輕人刮目相看?根據可靠的史料,馬可曾到埃及傳福音,他是亞力山大第一位宣教士,帶領許多人歸主,並建立了亞力山大的教會,最後也在埃及為主殉道。

禱告:主啊,在客西馬尼園,當人來捉捕祢的時候,門徒都離開祢逃走了,少年人馬可也逃走了(可14:5-52);但是祢沒有逃走,祢也沒有看輕任何一個軟弱跌倒的人。不僅如此,祢使用軟弱的人,祢不放棄任何一個人。祢在軟弱的馬可身上所成就的,也可以成就在我們這些軟弱的器皿上。主啊,也願我們的一生,像馬利亞、巴拿巴、彼得、保羅影響馬可那樣,去影響別人,成為多人的祝福。
0 Comments

安靜在主前 -- 戴元涔牧師

2/10/2019

0 Comments

 
            神造我們是為了與祂親密相交。與神獨處的時間是每天最重要的事。如果我們忽略了安靜的時間,不僅剝奪了自己與神寶貴的相處機會,也傷了神的心。孟格(Robert Boyd Munger)在《我的心:基督的家》一書中敘述了他的一段經歷:

這房間既親切又舒適,我喜歡它…。祂說:『這裡真是個令人愉快的地方,讓我們常到這裡來,這裡既隱秘又安靜,我們可在這裡聚一聚。』

​我十分興奮。我想沒有其他事情比與主耶穌親近片刻更加寶貴。
祂答應我:『我每早晨會來這裡。你可以在這裡與我會面,讓我們一起開始一天的生活。』

於是每天早上,我都下樓到書房。我們打開聖經一起閱讀。祂告訴我書中蘊藏的豐富,向我開啟當中的真理。每當祂對我表示祂的愛和恩慈,總讓我的心洋溢無限的溫暖。跟祂同在的時光實在美好。我們稱這間書房為『退修室』,我們在此安靜共處一段時間。

然而,逐漸地,在許多責任的壓力下,這段時光開始縮短。為什麼?我不知道。大概是太忙了,以致我沒有時間與主在一起。這不是故意的,事情就這麼發生。最後,這段時間不僅減少,而且時有時無,要緊的事取代了與主安靜交談的時間。

記得某天早上我匆忙下樓,急著出去辦事。我經過書房,門是半開的。往裡頭一看,見耶稣坐在那裡。突然,我心裡有個聲音說:『祂是我的貴賓,是我邀請祂進入我的心中。祂來,是要作我家之主,而我卻置祂不理。』

於是,我轉身走進去。我雙目低垂,對祂說:『恩典的主,原諒我。這些早晨祢一直都在這裡嗎?』

祂說:『是的,我說過每早晨我會在這裡與你相會。』我聽了更加羞愧,即使我不守信用,祂仍然是信實的。我請求祂饒恕,而祂也真心原諒我,正如祂在我誠心悔改時赦免我一樣。

祂說:『你的問題是:你一直把靈修、讀經、禱告的時間,當作靈命增長的因素;但你卻忘了,這一個小時對我也很重要。要記住,我愛你。我以重價救贖你,並且盼望和你在一起。現在,單單為了我的緣故,不要忽略這段時間。不管你心裡還想著哪些事,不要忘了我想和你在一起。』

每早晨你睜開眼睛時,耶穌就在等著你。你有沒有忠實地赴約呢?你是否熱切盼望能與祂獨處呢?

0 Comments

耶和華-以勒!--   劉華梁主任牧師

2/3/2019

0 Comments

 
​“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以弗所書3:20)

      我們剛剛結了2018年年終的會計賬務。正如你們許多人所知,我們最後幾個月時出現了嚴重虧損。但是,在年底結束時略有盈餘!我再次感到如釋重負的不知所措。神對我們的信實和恩惠,真令人驚喜又慚愧!不知何時我們才能學會神是信實的!30年來,神提供了我們的需要,如果我們遵循祂的旨意和帶領,祂將持續供應我們的。因為祂是耶和華 – 以勒。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可以依靠和仰望祂。在我們未知之前,祂已經為我們預備了!

      我藉此機會感謝所有忠心的弟兄姊妹們,你們多年來一直在FECC為神的事工擺上和犧牲。在財務上你們用各種方式的奉獻讓我感到溫馨。有些人甚至拿出他們自己的積蓄為神國度的事工擺上一切。願主大大的祝福你們,超乎你們所求所想的。讓我們彼此提醒,因為神是信實的,我們也必須忠心於神。
      
      我相信神不僅僅是要滿足我們的“需要”,祂要更多的賜福於祂的教會。在馬太福音25:14-15中,耶穌教導我們,神付予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是按著我們的才幹所能承擔的。你對現狀感到滿意嗎?你是否因為恐懼而放棄了遵循祂的旨意?我們是否成了別人遵守神旨意的拌腳石?親愛的兄弟姊妹,如果我們相信是神給了我們大使命, 賜給我們服事他人的恩賜,要我們與不幸的人分享我們的資源,我們就應該順服地跟隨神,否則後果是不可設想的。那些對神國度的事工沒有心的人,就辜負了神的恩典。榮耀主並遵行祂旨意的道路往往是不容易。有時,我們會遭受逼迫,但我們需要勇氣和自律去面對,雖然最終的結果是無法預料的。我們不知道未來如何; 但我們知道誰掌管明天。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知道耶穌永遠不會離開我們,也不會在艱難的道路上拋棄我們。(哥林多後書4:8-9)。

      “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神、祂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祂 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命記7:9)神在瑪拉基書3:6a中作證,”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祂的名字表達了祂的永恆性。神是信實的。希伯來書13:8提醒我們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即使在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裡,基督永遠不變。

      你將如何服事神?你將如何使用你的恩賜來榮耀神?你的財務目標和財產會妨礙你慷慨地捐贈、愛人、還是服事神?積攢天上財寶並不僅限於十一奉獻,而是要盡心、盡性、盡意地順服神的旨意行。如何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確切地反映出神國的價值?弟兄姊妹們,讓我們努力為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不讓世界居住在我們裡面。神賜給我們一個為祂而活的生命,數算祂的恩典吧!
0 Comments
    Picture

    每日靈修

    June 2025
    May 2025
    April 2025
    March 2025
    February 2025
    January 2025
    December 2024
    November 2024
    October 2024
    September 2024
    August 2024
    July 2024
    June 2024
    May 2024
    April 2024
    March 2024
    February 2024
    January 2024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Categories

    All

CAMPUS

Cerritos
Fullerton
Oakland
​East Lansing

CONGREGATIONS

English
Mandarin 國語堂
Youth
Children
Special Needs

RESOURCES

Baptism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Facility

NEWS

FECC Family News
English News
Youth News
教會大家庭消息
國語堂消息
Event Calendar

ABOUT

Mission
Vision
Beliefs
History
Leadership
FULLERTON CAMPUS | 2121 East Wilshire Avenue, Fullerton, CA 92831 | TEL: 714.451.6226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