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民數記15:32-41
32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遇見一個人在安息日撿柴。 33 遇見他撿柴的人,就把他帶到摩西、亞倫並全會眾那裡, 34 將他收在監內,因為當怎樣辦他,還沒有指明。 35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總要把那人治死,全會眾要在營外用石頭把他打死。」 36 於是全會眾將他帶到營外,用石頭打死他,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37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38 「你吩咐以色列人,叫他們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做穗子,又在底邊的穗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 39 你們佩戴這穗子,好叫你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你們素常一樣, 40 使你們記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於你們的神。 41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做你們的神。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靈修分享 這段經文是《民數記》第15章的最後部分,包括一個關於安息日違命者的事件,以及神對百姓關於「繸子」的命令,有寶貴的屬靈功課: 1. 神是聖潔的,祂的命令不容輕忽。這段經文讓人感到震驚:為什麼只是「拾柴」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卻導致死亡?這也提醒我們,重點不在行為的大小,而在於是否「故意悖逆」。在神眼中,故意違背祂話語,是對祂聖潔與權柄的挑戰。默想:我是否輕忽神的命令?是否對「小事」有選擇性順服?我是否需要在敬畏中重新調整我的信仰態度? 2. 神的提醒是出於恩典。繸子是一個視覺上的記號,幫助百姓不忘神的命令,也讓他們不「隨從自己的心意」而行。神知道人容易忘記、偏離,因此設立「記號」來幫助人不偏離正道。默想:我生活中有沒有「提醒我神話語」的屬靈記號?靈修、敬拜、禱告都是屬靈記號,我是否養成固定習慣,時時提醒我遵行神的話語? 3. 信仰必須落實在行動中。神不是只希望我們「知道」祂的命令,而是要「遵行」。繸子的存在不是為裝飾,而是為行動。默想:我的信仰是否只停留在頭腦知識或心情感動?我是否用行動活出對神的敬畏? 親愛的主,祢是聖潔的神,祢的命令是為我生命的益處。求祢赦免我常選擇性的順服,也赦免我對罪的輕忽。求祢幫助我常常記得祢的話語,讓我的生活充滿屬靈的「提醒」,使我不偏離祢的道。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們
0 Comments
靈修經文:民數記15:22-31
22 「你們有錯誤的時候,不守耶和華所曉諭摩西的這一切命令, 23 就是耶和華藉摩西一切所吩咐你們的,自那日以至你們的世世代代, 24 若有誤行,是會眾所不知道的,後來全會眾就要將一隻公牛犢做燔祭,並照典章把素祭和奠祭一同獻給耶和華為馨香之祭,又獻一隻公山羊做贖罪祭。 25 祭司要為以色列全會眾贖罪,他們就必蒙赦免,因為這是錯誤。他們又因自己的錯誤,把供物,就是向耶和華獻的火祭和贖罪祭,一併奉到耶和華面前。 26 以色列全會眾和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就必蒙赦免,因為這罪是百姓誤犯的。27 若有一個人誤犯了罪,他就要獻一歲的母山羊做贖罪祭。 28 那誤行的人犯罪的時候,祭司要在耶和華面前為他贖罪,他就必蒙赦免。 29 以色列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若誤行了什麼事,必歸一樣的條例。 30 但那擅敢行事的,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褻瀆了耶和華,必從民中剪除。 31 因他藐視耶和華的言語,違背耶和華的命令,那人總要剪除。他的罪孽要歸到他身上。」 靈修分享 這段經文討論的是無意與故意犯罪的區別,以及神如何設立贖罪之路,並嚴正警告故意悖逆的人。神透過摩西教導百姓兩種罪的情況:(1)無意的過犯可以透過獻祭贖罪,得以赦免,這適用於個人或全會眾,也適用於寄居在以色列中的外邦人。(2)故意的悖逆被形容為「褻瀆耶和華」,神明確表示這人要從民中剪除,因為他藐視神的話語與命令。 1. 神理解人的軟弱,也預備赦罪之路(v.22–29)。神知道祂的百姓會在不知情或軟弱中犯罪,祂也恩慈地預備了贖罪的方法,使人可以重新與祂和好。這反映出神的憐憫與恩典,祂不是在等待懲罰,而是在預備恢復。默想:我是否願意在無心犯錯後,立刻來到神面前認罪悔改?還是用藉口推諉,忽略神的赦免之恩? 2. 故意的罪,是對神的藐視(v.30–31)。經文中將「擅敢行事的」視為藐視神的命令。這種罪不是因為無知或軟弱,而是出於驕傲與悖逆,是一種有意對抗神權柄的態度。默想:我是否曾明知故犯?是否對神的命令選擇性順從?求神賜我一顆敬畏的心,不輕看任何一條祂的話語。 3. 神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v.29)。神指出,對以色列人和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族人,都有相同的律法與恩典標準。默想:我是否有時以為自己比別人更「特別」,就容許自己犯一些「小錯」?在神面前,我是否活在真實、謙卑與悔改中? 親愛的主,祢是聖潔的神,卻又滿有憐憫與寬容。謝謝祢為我預備悔改與恢復的路。求祢幫助我看重祢的話語,不用驕傲的心輕看罪惡。使我在無意犯錯時立刻回轉,在面對試探時選擇順服。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們。 靈修經文:民數記15:1-21
1 耶和華對摩西說: 2 「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所賜給你們居住的地, 3 若願意從牛群羊群中取牛羊做火祭獻給耶和華,無論是燔祭是平安祭,為要還特許的願,或是做甘心祭,或是逢你們節期獻的,都要奉給耶和華為馨香之祭。4 那獻供物的就要將細麵伊法十分之一,並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做素祭,獻給耶和華。 5 無論是燔祭是平安祭,你要為每隻綿羊羔一同預備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 6 為公綿羊預備細麵伊法十分之二,並油一欣三分之一,調和做素祭, 7 又用酒一欣三分之一做奠祭,獻給耶和華為馨香之祭。 8 你預備公牛做燔祭或是做平安祭,為要還特許的願,或是做平安祭,獻給耶和華, 9 就要把細麵伊法十分之三,並油半欣,調和做素祭,和公牛一同獻上, 10 又用酒半欣做奠祭,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11 獻公牛、公綿羊、綿羊羔、山羊羔,每隻都要這樣辦理。 12 照你們所預備的數目,按著隻數都要這樣辦理。 13 凡本地人將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都要這樣辦理。 14 若有外人和你們同居,或有人世世代代住在你們中間,願意將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你們怎樣辦理,他也要照樣辦理。 15 至於會眾,你們和同居的外人都歸一例,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在耶和華面前,你們怎樣,寄居的也要怎樣。 16 你們並與你們同居的外人當有一樣的條例,一樣的典章。」17 耶和華對摩西說: 18 「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所領你們進去的那地, 19 吃那地的糧食,就要把舉祭獻給耶和華。 20 你們要用初熟的麥子磨麵,做餅當舉祭奉獻,你們舉上,好像舉禾場的舉祭一樣。 21 你們世世代代要用初熟的麥子磨麵,當舉祭獻給耶和華。 靈修分享 這段經文發生在神對百姓不信的審判之後,卻是一段非常有盼望與啟示性的話語。神吩咐摩西,當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時,要獻上素祭、奠祭與舉祭,作為對神的敬拜與感謝,並強調無論是本地人或外族人,凡願遵行神律例的都可一同參與敬拜。 1. 審判之後,神仍預備恩典與盼望。在第14章,神才剛宣告那一代人要倒在曠野,現在卻立刻談到「你們到了我所賜給你們居住的地…」,這顯示神的應許仍然有效,祂仍為未來一代預備祝福。默想:我是否相信,雖然曾經失敗、跌倒,但神仍然有為我預備美好的未來? 2. 敬拜是回應神恩典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還願、甘心祭或節期禮儀,獻祭都是以感謝與敬畏為動機。神提醒祂的百姓,敬拜是在生活每個環節中、在每個「進入新階段」時都記得祂的恩典。默想:我是否在平常生活中記得敬拜神?還是只在緊急時尋求祂? 3. 神的恩典向所有願意的人敞開。神明確說:「你們並與你們同居的外人都有一樣的條例,一樣的典章。」這預示出神國度的普世性。祂的律法與恩典不分族群。默想:我是否也有包容、開放的心,願意讓不同背景的人一起認識神、敬拜神? 4. 初熟之物歸給神,是信心的表達。初熟之物是收成的第一部分獻給神,表示我們相信接下來的收成仍在神手中。這是一種信心的行動。默想:我是否願意將時間、資源中最好的部分獻給神,或只給剩下的?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在我失敗之後仍為我預備未來。求祢讓我不只是用口敬拜祢,而是在生活中、在得與失之間都記得將榮耀歸給祢。讓我有信心把「初熟的果子」獻上,也用開放的心與人一同敬拜祢。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們。 靈修經文:民數記14:39-45
39 摩西將這些話告訴以色列眾人,他們就甚悲哀。 40 清早起來,上山頂去,說:「我們在這裡,我們有罪了。情願上耶和華所應許的地方去!」 41 摩西說:「你們為何違背耶和華的命令呢?這事不能順利了! 42 不要上去,因為耶和華不在你們中間,恐怕你們被仇敵殺敗了。 43 亞瑪力人和迦南人都在你們面前,你們必倒在刀下。因你們退回不跟從耶和華,所以他必不與你們同在。」 44 他們卻擅敢上山頂去,然而耶和華的約櫃和摩西沒有出營。 45 於是亞瑪力人和住在那山上的迦南人都下來擊打他們,把他們殺退了,直到何珥瑪。 靈修分享 以色列百姓聽見神的責罰和審判後,大大悲哀,但卻決定自行上山攻打敵人,試圖進入應許之地。然而摩西警告他們不要上去,因為神不與他們同在。他們卻仍然悖逆,結果被亞瑪力人和迦南人擊敗。這段經文給我們幾個寶貴的教訓: 1. 真正的悔改,是遵行神的話語。「他們…說:『…我們有罪了,情願上耶和華所應許的地方去。』」表面上他們承認犯罪,但卻他們沒有照神的方法,而是靠自己的方式行動。真正的悔改,是轉向神的旨意,不是憑己意補償錯誤。默想:當我犯錯時,我是否願意謙卑順服,還是只想靠自己的方式「彌補」? 2. 悔改若沒有順服,仍是悖逆。摩西指出他們的「悔改」其實仍是悖逆,因為神已說不可再上去。他們雖有「勇氣」,卻沒有神的同在。默想:我是否常以為只要我誠心努力,就能得到神的祝福?是否忘了,祝福是來自與神同行,而不是單靠熱情或衝動? 3. 沒有神同在的行動,必將失敗。「然而他們擅敢上山頂去;…亞瑪力人和住在那山上的迦南人都下來擊打他們…」這裡提醒我們:失去了神的同在,即使是為了正確的目標,也可能會失敗。順服的時機和方式很重要,悔改若沒有伴隨順服,就是自以為是的衝動。默想:我最近是否在某些事上硬闖?我是否忽略神的警告,只憑自己熱情做決定? 親愛的天父,求祢赦免我曾經用自己的方式彌補錯誤,卻沒有真正順服祢的旨意。求祢幫助我懂得等候與聽從。願我不再憑熱情冒進,而是每天尋求祢的同在與引導。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們。 靈修經文:民數記14:26-38
26 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 27 「這惡會眾向我發怨言,我忍耐他們要到幾時呢?以色列人向我所發的怨言,我都聽見了。 28 你們告訴他們:『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必要照你們達到我耳中的話待你們。 29 你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並且你們中間凡被數點,從二十歲以外,向我發怨言的, 30 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叫你們住的那地。唯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才能進去。 31 但你們的婦人孩子,就是你們所說要被擄掠的,我必把他們領進去,他們就得知你們所厭棄的那地。 32 至於你們,你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 33 你們的兒女必在曠野漂流四十年,擔當你們淫行的罪,直到你們的屍首在曠野消滅。 34 按你們窺探那地的四十日,一年頂一日,你們要擔當罪孽四十年,就知道我與你們疏遠了。』 35 我耶和華說過,我總要這樣待這一切聚集敵我的惡會眾。他們必在這曠野消滅,在這裡死亡。」36 摩西所打發窺探那地的人回來,報那地的惡信,叫全會眾向摩西發怨言, 37 這些報惡信的人都遭瘟疫,死在耶和華面前。 38 其中唯有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仍然存活。 靈修分享 神向摩西與亞倫宣告祂對百姓不信的審判:凡二十歲以上的以色列人,除了約書亞與迦勒外,必倒斃在曠野,不得進入神所應許的美地。他們的兒女雖能進入,但要在曠野漂流四十年。這段經文提醒我: 1. 神聽見一切怨言。「以色列人向我所發的怨言,我都聽見了」。我們以為只是牢騷,但神看作是對祂的不信與藐視。這提醒我們,口中的言語反映內心的信仰狀態。默想:我平常說的話,是充滿信心的話,還是怨言與不信的聲音? 2. 信心決定命運。約書亞與迦勒因「專一跟從耶和華」而得以進入應許之地。信心不是情緒或衝動,而是長期的順服與倚靠。默想:我是否在逆境中仍堅持跟隨神,還是在困難來時就選擇退縮? 3. 信心影響下一代。神保留年幼一代進入應許之地,這反映出神對未來仍有盼望。即使一代人失敗,神仍然持守祂的應許。默想:我的信心是否在為下一代鋪路?還是成為他們信心的絆腳石? 4. 神紀念忠心的人。「惟有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還存活。」在曠野四十年的試煉中,神保存了信心的見證人。他們不但存活,還帶領百姓進入應許。默想:願我成為像約書亞與迦勒一樣的屬靈見證人,即使身處信心低潮的群體,也能持守忠心。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在信心上堅持不退縮,即使環境艱難,也不向不信妥協。讓我口中常說信靠的話語,不是怨言。願我能像約書亞與迦勒一樣,專心跟從祢,不只為自己得祝福,也為下一代預備道路。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們。 靈修經文:民數記14:11-25
11 耶和華對摩西說:「這百姓藐視我要到幾時呢?我在他們中間行了這一切神蹟,他們還不信我要到幾時呢? 12 我要用瘟疫擊殺他們,使他們不得承受那地,叫你的後裔成為大國,比他們強盛。」13 摩西對耶和華說:「埃及人必聽見這事,因為你曾施展大能,將這百姓從他們中間領上來。 14 埃及人要將這事傳給迦南地的居民。那民已經聽見你耶和華是在這百姓中間,因為你面對面被人看見,有你的雲彩停在他們以上,你日間在雲柱中,夜間在火柱中,在他們前面行。 15 如今你若把這百姓殺了,如殺一人,那些聽見你名聲的列邦必議論說: 16 『耶和華因為不能把這百姓領進他向他們起誓應許之地,所以在曠野把他們殺了。』 17 現在求主大顯能力,照你所說過的話說: 18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19 求你照你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好像你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20 耶和華說:「我照著你的話赦免了他們。 21 然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遍地要被我的榮耀充滿! 22 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蹟,仍然試探我這十次,不聽從我的話, 23 他們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凡藐視我的,一個也不得看見。 24 唯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 25 亞瑪力人和迦南人住在谷中,明天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 靈修分享 民數記 14:11–25 描述以色列人聽了探子報告之後,拒絕進入迦南地,甚至想回埃及,惹神憤怒。摩西為百姓代求,神雖不立刻滅絕他們,卻宣告不信的人不能進入應許之地,只有迦勒(還有約書亞)可以。 1. 不信會招致神的憤怒(v.11–12)。「這百姓藐視我要到幾時呢?他們不信我,要到幾時呢?」神不是因為百姓軟弱而生氣,而是因為他們「藐視」祂,選擇相信恐懼,而不是相信祂的應許。信仰的重點不只是我們怎麼看困難,而是我們怎麼看神。默想:我是否因環境的困難而開始懷疑神的信實? 2. 代禱的力量(v.13–19)。摩西站在破口中,為百姓代求。他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神的名聲,求神按祂的慈愛赦免百姓的罪。這段經文讓我看見一位牧者的心腸,也看見代禱能轉動神的心意。默想:我是否也願意為別人的軟弱代求,而不是論斷? 3. 神既公義又有慈愛(v.20–25)。神赦免了百姓,卻仍讓他們承擔不信的後果。他沒有撇下他們,但他們也無法進入應許之地。信心帶來應許,不信則錯過祝福。然而,迦勒「專一跟從神」,因此蒙福得以進入應許之地。默想:我的信心是否只是表面,還是專心持守?我是否像迦勒一樣,在信心上有與眾不同的堅持?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在困難中仍然倚靠祢、相信祢的話語和應許。願我有像摩西為人代求的心,也有像迦勒專一跟從祢的心,好叫我蒙祢的喜悅,不錯過祢的應許與祝福。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們。 靈修經文:民數記14:1-10
1 全會眾大聲喧嚷,那夜百姓哭號。 2 以色列眾人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全會眾對他們說:「我們寧願死在埃及地,寧願死在這曠野! 3 耶和華為甚麼要把我們領到那地,讓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成為擄物。我們回埃及去豈不更好嗎?」 4 他們彼此說:「我們不如選一個領袖,回埃及去吧!」5 摩西和亞倫在以色列全會眾面前臉伏於地。 6 窺探那地的人中,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撕裂衣服, 7 對以色列全會眾說:「我們所走過、所窺探之地是極美之地。 8 耶和華若喜愛我們,就必領我們進入那地,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 9 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百姓,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保護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耶和華卻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 10 當全會眾正說着要拿石頭打死他們的時候,耶和華的榮光在會幕中向以色列眾人顯現。 靈修分享 以色列百姓聽見探子中十人報告進入迦南地的困難後,開始埋怨神與摩西,甚至想回埃及。他們不信神能帶領他們得地為業。迦勒與約書亞勸百姓相信神,但遭到石頭打死的威脅。這段經文給我幾個提醒: 1. 恐懼放大問題,信心看見神的應許。探子所看到的城牆、巨人與危險是真實的,但他們忘記了更真實的:神的應許與同在。當人用眼睛看環境,而不是用信心仰望神,就容易失去方向與盼望。 2. 埋怨會失去神的祝福。百姓選擇埋怨與退後,而不是信靠與前進。他們寧願回到奴役,也不願大膽信靠神的帶領。這提醒我,在信仰旅程中,困難與未知可能動搖我們的信心,但埋怨與悖逆只會讓我們與神的祝福越來越遠。 3. 堅持信靠,無懼反對。迦勒與約書亞勇敢說出信心的話語,卻幾乎被百姓用石頭打死。在屬靈群體中,有時站立在真理與信心上的人,會受到壓力甚至排擠。但他們的忠心最終會得到了神的肯定與獎賞。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在面對困難與未知時,不被恐懼所吞噬,而是用信心仰望你。即使別人選擇埋怨、退縮時,願我學習像約書亞與迦勒一樣,堅持信靠祢的應許,走在祢所預備的道路上。願一切的榮耀歸於主,阿們。 靈修經文:馬可福音16:1-11
1 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 2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陽的時候,她們來到墳墓那裡, 3 彼此說:「誰給我們把石頭從墓門滾開呢?」 4 那石頭原來很大,她們抬頭一看,卻見石頭已經滾開了。 5 她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袍,就甚驚恐。 6 那少年人對她們說:「不要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請看安放他的地方! 7 你們可以去告訴他的門徒和彼得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正如他從前所告訴你們的。』」 8 她們就出來,從墳墓那裡逃跑,又發抖又驚奇,什麼也不告訴人,因為她們害怕。9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復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從她身上曾趕出七個鬼。 10 她去告訴那向來跟隨耶穌的人,那時他們正哀慟哭泣。 11 他們聽見耶穌活了,被馬利亞看見,卻是不信。 靈修分享 天色剛亮,寒意尚未退去,我的手緊緊握著香膏瓶,心中滿是沉重與迷失。耶穌死了,我的主、我的拉比,那位曾呼喚我名字、將我從七個污鬼中拯救出來的主,如今被釘在十字架上,葬在冰冷的墳墓中。我不停問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祂明明那樣有能力,那樣有權柄……」但如今,盼望似乎也一同埋葬了。 其他婦女大聲叫我名字,要我趕快走,才將我從過去種種回憶中拉回來。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拿著香膏走向墳墓。當我們走近時,看見那巨石竟然已被挪開!這是怎麼一回事?我衝進墳墓,祂不在那裡。突然,有一個少年人坐在那裡,他說:「不要驚恐!祂已經復活了!」我的心猛地一震——復活?是真的嗎? 我的疑惑很快就雲消霧散。當祂叫我:「馬利亞!」(約20:16)我立刻認出那熟悉的聲音,那柔和、卻帶著權柄的聲音。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主啊,是祢!祢真的活了!」祂吩咐我去告訴門徒。我是何等卑微的女子,在社會中沒有地位,被人輕看。但如今,主竟然託付我成為第一個見證復活的使者。祂不只拯救了我,更給了我新的身份、新的使命。 我去告訴門徒,耶穌復活了!他們卻都不信。但是沒有關係,傳講耶穌復活了,是耶穌的吩咐,也是我的見證。復活的主會讓他們信的。 親愛的主耶穌,祢知道我心中也常有困惑與恐懼,有時候問題的巨石似乎無法挪開,但求祢幫助我堅定信心,堅持愛祢、尋求祢。謝謝祢復活的大能,也臨到我破碎的生命。謝謝祢呼喚我的名字,將我從死亡中喚醒,使我有新生的盼望。願我成為祢復活的見證人,即使眾人懷疑,仍堅定地傳揚祢得勝的福音。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阿們。 靈修經文:馬可福音15:39-47
39 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喊叫斷氣,就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 40 還有些婦女遠遠地觀看,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撒羅米, 41 就是耶穌在加利利的時候,跟隨他、服侍他的那些人;還有同耶穌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婦女在那裡觀看。42 到了晚上,因為這是預備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 43 有亞利馬太的約瑟前來,他是尊貴的議士,也是等候神國的。他放膽進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 44 彼拉多詫異耶穌已經死了,便叫百夫長來,問他耶穌死了久不久。 45 既從百夫長得知實情,就把耶穌的屍首賜給約瑟。 46 約瑟買了細麻布,把耶穌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鑿出來的墳墓裡,又滾過一塊石頭來擋住墓門。 47 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都看見安放他的地方。 靈修分享 我是亞利馬太的約瑟,猶太議會中的一員,我的心等候耶穌所傳講的神國,但是我不敢在眾人面前表明。如今,祂已斷氣,天地為之震動,我的心也被撕裂。那位我暗暗敬重的拉比,竟這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像個罪犯一樣……但我知道,祂不是罪犯,祂是神的義僕。 當我聽見在場的羅馬的百夫長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我決定做為耶穌做一件事。我鼓起勇氣,冒著被同儕譏笑甚至排擠的風險,去見彼拉多,親自求耶穌的身體。這不僅是一個對死者的尊重,更是一個對信仰的見證。我不再沉默,不再隱藏我的信仰。為了祂,我願冒險。 我親手把祂的身體從十字架上取下,包裹在細麻布中,安放在我為自己預備的墳墓裡。那一刻,我的心破碎,但卻有特別的平安。我知道,祂雖然死了,但這不是結束。祂的死,有祂的目的。祂的死,點燃了我心中的信念。 我學習到:當世人嘲笑、反對,當信仰要付上代價時,我願意挺身而出。即使看不見復活的曙光,我也願意為主做那最後的擺上。主啊,求祢堅固我微小的信心,讓我學會在黑暗中堅持敬畏,在失望中仍然盼望。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經文:馬可福音15:25-38
25 釘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時候。 26 在上面有他的罪狀,寫的是:「猶太人的王。」 27 他們又把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29 從那裡經過的人辱罵他,搖著頭說:「咳!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 30 可以救自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 31 祭司長和文士也是這樣戲弄他,彼此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 32 以色列的王基督,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叫我們看見就信了!」那和他同釘的人也是譏誚他。 33 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 34 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著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35 旁邊站著的人,有的聽見就說:「看哪,他叫以利亞呢!」 36 有一個人跑去,把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他喝,說:「且等著,看以利亞來不來把他取下。」37 耶穌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38 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 靈修分享 今天,我站得很遠,不敢靠近,腳像被釘住般沉重。風從髑髏地吹過,捲起了塵土與哀傷。我抬頭看見我的主,我的拉比—--懸掛在十字架上,祂那曾醫治無數人的雙手,如今被釘穿;祂那宣講天國的口,如今因極度乾渴而發不出聲。 那時是早上九點(巳初),祂就這樣被釘上。看守的兵丁冷漠分擔祂的衣服,眾人戲弄祂:「祂救了別人,卻救不了自己!」我的心在顫抖,想反駁,卻也哽咽無聲。祂不是不能救自己,祂是選擇不救自己,為了成就對我們的救贖。 正午後,天色忽然變黑,大地彷彿也一同哀哭。那刻的黑暗,不只籠罩在天地間,更籠罩在我心裡。那一句撕心裂肺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像刀割般劃過我的心。我第一次,看見耶穌也這麼痛苦、孤單。我不明白為什麼神會沉默,但我知道,祂是為了我承擔這一切的隔絕。 最後,祂大聲喊叫,氣絕而死。我呆立原地,不知過了多久,聽見百夫長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可15:39)我的眼淚終於決堤——那是我們一直相信、卻還未真正明白的身份。直到祂斷氣的那一刻,我才真正開始看見祂的榮耀:不是在行神蹟的時候,而是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愛的極致。 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開,神與人之間的隔閡被祂親手撕裂。祂死了,但我開始相信,一切才正要開始…。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為我釘在十字架上,承擔了我一切的罪與羞辱。當祢大聲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我知道,那是祢為我承受了與父隔絕的痛苦。祢甘願被釘、被棄、被誤解,只為我能得著赦免與永生。 謝謝祢的犧牲,使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象徵我如今可以坦然來到父神的面前。主啊,有時候我也會在黑暗中迷失,感覺不到祢的同在,但願我能學習信靠,知道祢從未離開。 求祢幫助我珍惜這份救恩,在每日的生活中親近祢、順服祢,也願我的生命成為祢愛的見證。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
每日靈修
April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