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創世記17:15-27
15 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妻子撒萊,不可再叫撒萊,她的名要叫撒拉。 16 我必賜福給她,也要使你從她得一個兒子。我要賜福給她,她也要做多國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從她而出。」 17 亞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心裡說:「一百歲的人還能得孩子嗎?撒拉已經九十歲了,還能生養嗎?」 18 亞伯拉罕對神說:「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19 神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做他後裔永遠的約。 20 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我必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要使他成為大國。 21 到明年這時節,撒拉必給你生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22 神和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離開他上升去了。 23 正當那日,亞伯拉罕遵著神的命,給他的兒子以實瑪利和家裡的一切男子,無論是在家裡生的,是用銀子買的,都行了割禮。 24 亞伯拉罕受割禮的時候,年九十九歲。 25 他兒子以實瑪利受割禮的時候,年十三歲。 26 正當那日,亞伯拉罕和他兒子以實瑪利,一同受了割禮。 27 家裡所有的人,無論是在家裡生的,是用銀子從外人買的,也都一同受了割禮。 靈修分享 神告訴亞伯拉罕明年此時撒拉將會生以撒,祂要將『喜笑』(以撒這名字的意思)賜給他們。『神和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離開他上升去了。』(21-22節)聖經很少記載神與人講完話後離開的情況。神離開上升去了,表明神要說的都說了,事情會照著亞伯拉罕聽到的成就,剩下的是人的回應。 這段記載神上升的情形與使徒行傳記載耶穌上升的情形相似。當耶穌從死裡復活,向門徒顯現後,祂應許聖靈降臨,門徒將會藉著聖靈得到能力。之後,耶穌就被接上升(徒1:1-11)。耶穌在地上要說的話都說完了,事情也會照著耶穌所說的成就,剩下的是門徒的回應。 今天,神的話也已藉著聖經說完了。我的回應是什麼?我是否回應聖經所說要住在耶穌裡面?要使人作耶穌的門徒?要彼此相愛?要靠聖靈而活?要聖潔?要常常喜樂? 親愛的主,祢是賜『喜笑』的神。願我一生走在『喜笑』的道路上,常享受與主同在的『喜笑』,不被罪纏繞的『喜笑』,生活滿有能力的『喜笑』,在主裡彼此相愛的『喜笑』,越服事越甘甜的『喜笑』,傳福音造就門徒的『喜笑』,更願祢因我而『喜笑』。阿門!
0 Comments
靈修經文:創世記17:1-14
1 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做完全人。 2 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 3 亞伯蘭俯伏在地,神又對他說: 4 「我與你立約:你要做多國的父。 5 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做多國的父。 6 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 7 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做永遠的約,是要做你和你後裔的神。 8 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做他們的神。」9 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和你的後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約。 10 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禮,這就是我與你並你的後裔所立的約,是你們所當遵守的。 11 你們都要受割禮,這是我與你們立約的證據。 12 你們世世代代的男子,無論是家裡生的,是在你後裔之外用銀子從外人買的,生下來第八日,都要受割禮。 13 你家裡生的和你用銀子買的,都必須受割禮。這樣,我的約就立在你們肉體上做永遠的約。 14 但不受割禮的男子,必從民中剪除,因他背了我的約。」 靈修分享 神與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立約,要求所有男子都要受割禮。神不僅要求亞伯拉罕家裡生的男子受割禮,也要求在他家裡用銀子買來的外人受割禮。由於這些外人是屬於亞伯拉罕的,神把他們看為是同受立約記號的人。神要求亞伯拉罕作完全人,也要求亞伯拉罕以全家男子都行割禮來表達完全委身於神的應許。神要這些外人行割禮,表明他們已『不再是外人』,而是『同蒙應許』的人。 在沒有接受耶穌之前,我們也是『外人』;但耶穌用祂的寶血重價買贖我們,使我們『不再是外人』,而成為『神家裡的人』;在基督耶穌裡,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這是何等大的福分! 今天,在信仰上我們也許不再是『外人』。但是,在心態上、在教會服事上,是否是『外人』?在傳福音的事上,是否是『外人』?在什一奉獻上,是否是『外人』? 親愛的主,祢是全能的神,祢要我在祢面前做完全人,對祢完全委身,做正直和誠實的人。主啊,我願將心歸祢,一生謙卑與祢同行,在祢的家中按著祢的心意像個家裡的人。阿門! 靈修經文:創世記16:1-16
1 亞伯蘭的妻子撒萊不給他生兒女。撒萊有一個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 2 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 3 於是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將使女埃及人夏甲給了丈夫為妾,那時亞伯蘭在迦南已經住了十年。4 亞伯蘭與夏甲同房,夏甲就懷了孕。她見自己有孕,就小看她的主母。 5 撒萊對亞伯蘭說:「我因你受屈!我將我的使女放在你懷中,她見自己有了孕,就小看我。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 6 亞伯蘭對撒萊說:「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隨意待她。」撒萊苦待她,她就從撒萊面前逃走了。7 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她, 8 對她說:「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夏甲說:「我從我的主母撒萊面前逃出來。」 9 耶和華的使者對她說:「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她手下。」 10 又說:「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 11 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 12 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 13 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神」,因而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 14 所以這井名叫庇耳拉海萊。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15 後來夏甲給亞伯蘭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 16 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 靈修分享 這段故事給我們幾方面的提醒和學習: 1. 不要用人的方法使自己被建立。撒萊不能生育,又不相信神的應許,就想藉著使女與亞伯蘭生孩子,讓孩子歸自己,而被建立(第2節的「得孩子」,原文是「被建立」)。結果不僅沒有被建立,反而被輕看(3-4節)。親愛的主,願我信靠順服祢的方法,等候祢的時間,被祢建立。 2. 有問題先自省,不要怪罪他人。撒萊受到屈辱後,看不見自己的錯,忘記問題是自己造成的,而去怪罪亞伯蘭(5節)。這是人的天性和軟弱。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能看見自己的錯,不要把問題推到別人身上。 3. 在苦待中降卑。撒萊苦待夏甲,夏甲就逃走,然而神要夏甲回到撒萊那裡,服在她手下(6-9節)。神容許我們生活在「被苦待」的景況中有祂的目的。在被苦待時,當降卑自己,順服神的安排和帶領。 親愛的主,祢是看顧人的神,祢看顧像夏甲那樣地位卑微、不被看重的人。求主幫助我學習祢的榜樣,主動去關心看顧那些不受重視、被人忽略的人。 靈修經文:創世記15:12-21
12 日頭正落的時候,亞伯蘭沉沉地睡了,忽然有驚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 13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的確知道,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又服侍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 14 並且他們所要服侍的那國,我要懲罰,後來他們必帶著許多財物從那裡出來。 15 但你要享大壽數,平平安安地歸到你列祖那裡,被人埋葬。 16 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此地,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 17 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煙的爐並燒著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 18 當那日,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說:「我已賜給你的後裔,從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 19 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 20 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 21 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靈修分享 神藉著「驚人的大黑暗」預告亞伯蘭,他的後裔不會馬上得到應許之地,要在別地寄居,作奴隸,並且被苦待四百年。但是,神必審判那苦待他們的國,他們也必帶財物從那國離開(12-14節)。 神的應許不一定立刻實現,在等待應許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驚人的大黑暗」,可能有苦難,甚至被人苦待。但這是過程,而非結局。若有不公義的事情發生,無需沮喪,更不要怨天尤人,當相信申冤在主,主必報應。 神給亞伯蘭的應許有黑暗的地方,但也有平安的地方。神應許他要享大壽數,平平安安地離世。當我們在困境之時,要知道現在所看見的黑暗是暫時的;當神的時間來到時,我們將得到全人的平安。 賜平安的主,我相信祢的應許,也相信祢的安排總是最好的。願我在平順之時,感恩;困難之時,信靠;無論何時,讚美。因為讚美就是得勝,必重新得力,得享平安。阿門! 靈修經文:創世記15:1-11
1 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 2 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 3 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 4 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 5 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 6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7 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 8 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 9 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 10 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 11 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 靈修分享 神告訴亞伯蘭「不要懼怕」(1節),因亞伯蘭為了「無子」(2節)而失望懼怕,認為神關於「後裔」的應許無法實現。亞伯蘭甚至會想到以他的家僕作為他的繼承人。為了處理亞伯蘭的擔憂,神除了讓亞伯蘭明白以利以謝不會成為他的後裔之外,甚至將亞伯蘭帶到帳棚外,要他向天觀看,數算眾星,並且宣告亞伯蘭的「後裔」要多如繁星。 亞伯蘭就信耶和華,相信在這位「是」的神裡面,賜後裔的應許必定是「是」,不管環境如何,不管妻子能否生育,不管自己是否年紀老邁。因著亞伯蘭的信,神就以此為他的義(6節)。保羅的「因信稱義」的論點就是基於亞伯蘭的例子(羅4:3)。亞伯蘭「因信稱義」成為他與神立約的基礎。 親愛的天父,祢是「是」的神,我可以無所懼怕;祢是「是」的神,祢在聖經中給我的應許必定都是「是」。主啊,祢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祢的愛子也都是「是」]的,叫祢因我們得榮耀。(林後1:20)阿門! 靈修經文:創世記14:17-24
17 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18 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19 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於亞伯蘭! 20 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 21 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 22 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 23 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 24 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份,可以任憑他們拿去。」 靈修分享 這段故事給我三個學習: 1. 意外的驚喜。聖經突然冒出一個人叫麥基洗德,他不僅是一個王,還是至高神的祭司,他祈求神祝福亞伯蘭。對亞伯蘭而言,麥基洗德的出現是一個意外的驚喜,使他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祝福。他也以什一奉獻來回應。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有時會經歷神給我們意外的驚喜,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祝福。當我得到這樣的祝福時,我也當以感恩的奉獻來回應。 2. 人的獎賞。亞伯蘭打勝了五王,把所有的人口和財物奪回。所多瑪王不但沒有像麥基洗德那樣,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反而是用命令口吻說:「給我人口,財物你拿去!」 雖然戰利品是亞伯蘭應得的,但亞伯蘭寧可放棄,他不要所多瑪王認為是他使亞伯蘭富足。我也當學習亞伯蘭的榜樣,不求人的獎賞,但求神的獎賞,從神得富足。 3. 分享祝福。亞伯蘭拒絕所多瑪王所『讓』給的財物,但是他要與他同行的三個亞摩利人能分享這些財物,因為他們與亞伯蘭有聯盟的關係(創14:13)。這也應驗了神曾經對亞伯蘭所說的話:『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給他。』(創12:3)願我不僅領受祝福,也成為一個分享祝福的人,特別是去祝福那些祝福我、幫助我的人。 親愛的主,祢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50:4)。願我謹記主的提醒,也活出主的教導,成為蒙福,也分享祝福的人。阿們! 靈修經文:創世記14:1-16
1 當暗拉非做示拿王、亞略做以拉撒王、基大老瑪做以攔王、提達做戈印王的時候, 2 他們都攻打所多瑪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瑪王示納、洗扁王善以別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 3 這五王都在西訂谷會合,西訂谷就是鹽海。 4 他們已經侍奉基大老瑪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5 十四年,基大老瑪和同盟的王都來在亞特律加寧,殺敗了利乏音人,在哈麥殺敗了蘇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殺敗了以米人, 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殺敗了何利人,一直殺到靠近曠野的伊勒巴蘭。 7 他們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殺敗了亞瑪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遜他瑪的亞摩利人。 8 於是所多瑪王、蛾摩拉王、押瑪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都出來,在西訂谷擺陣,與他們交戰, 9 就是與以攔王基大老瑪、戈印王提達、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亞略交戰,乃是四王與五王交戰。 10 西訂谷有許多石漆坑,所多瑪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裡的,其餘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11 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 12 又把亞伯蘭的侄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13 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和以實各並亞乃都是弟兄,曾與亞伯蘭聯盟。 14 亞伯蘭聽見他侄兒[a]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15 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又追到大馬士革左邊的何把, 16 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侄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 靈修分享 亞伯蘭對羅得展現了不可思議的愛。羅得不過是侄子,不是兒子,而且他是一個只顧自身利益的人。然而,為了搶救這個侄兒,亞伯蘭投入自己全部資源:人力、物力、精力、時間,奮不顧身去對抗四王聯軍,並且從迦南地的南部,一直追敵至北部的但,後來又追到更北部的何把。 亞伯蘭不僅對羅得有愛,他更是對神有信心。信心使他敢孤注一擲地冒險,信心給他力量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信心使他經歷爭戰得勝在乎耶和華。 親愛的主,我承認我的信心和愛心都不足。求祢按著祢豐盛的榮耀,藉著祢的靈,叫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我的信住在我心裡,叫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祢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我。祢能照著運行在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所求所想的。但願祢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靈修經文:創世記13:1-18
1 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 2 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 3 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篷的地方, 4 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 5 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群、羊群、帳篷。 6 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 7 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8 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a]。 9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10 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 11 於是羅得選擇約旦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離了。 12 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篷,直到所多瑪。 13 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14 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 15 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 16 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 17 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 18 亞伯蘭就搬了帳篷,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靈修分享 「住」是這段經文的關鍵字,多次出現在經文中(6、7、12、18 節);和合本譯為「居住」,這是亞伯蘭和羅得衝突的起源,也決定了日後二人的命運。 當羅得「舉目」觀看要住的地方時,表面上,他得著最好的,是像伊甸園般滋潤的平原。然而,當神要亞伯蘭「舉目」時,他所得著的才是神所「應許」的;雖然人看起來是可能是貧瘠之地,但卻是有神同在、蒙神祝福的「留奶與蜜之地」。 聖經描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他漸漸挪移帳篷,一直到罪大惡極的所多瑪,暗指羅得偏行己路,與世界同流合污。反觀亞伯蘭,他到哪裡居住,就「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亞伯蘭對羅得的善意以及祂敬拜神的心,表明了神選他做應許的器皿是正確的;儘管他不時跌倒,然而,他仍然繼續忠心事奉神,並且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因此,神給予他更大的應許,並且賜予他滿滿的祝福。 親愛的主,一天的開始,我要「舉目」仰望祢,也要時時「舉目」仰望祢,因為離了祢,我就不能做什麼。求祢常向我顯現,光照指引我前面的道路,特別是面對人生大大小小各樣的抉擇時,引導我「舉目」看見祢要我選擇的,並且歡歡喜喜順服祢的旨意。願我一生存謙卑的心,與祢同行,享受祢的同在。阿門! 靈修經文:創世記12:10-20
10 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 11 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 12 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 13 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14 及至亞伯蘭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見那婦人極其美貌。 15 法老的臣宰看見了她,就在法老面前誇獎她,那婦人就被帶進法老的宮去。 16 法老因這婦人就厚待亞伯蘭,亞伯蘭得了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僕婢。 17 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於法老和他的全家。18 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說:「你這向我做的是什麼事呢?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她是你的妻子? 19 為什麼說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取來要做我的妻子?現在你的妻子在這裡,可以帶她走吧!」 20 於是法老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 靈修分享 亞伯蘭面臨兩個危機:(1)迦南地遭遇嚴重的飢荒,導致亞伯蘭離開應許之地前往埃及;(2)在埃及,撒萊被帶到法老的后宮。最終只有神的干預才能將亞伯蘭和撒萊從法老的手中拯救出來,以便他們可以一起返回迦南。 面對「饑荒」,亞伯蘭選擇離開,前往埃及,這與神的「應許」完全是背道而馳(7節)。亞伯蘭「信心的危機」在饑荒前可能就有了。當他到達迦南地的示劍,聖經特別說:「當時迦南人住在那地」(6節),暗示定居的困難。接著,即使神向他顯現保證要將這地賜給他(7節),亞伯蘭卻選擇「漸漸遷往南地去」(9節),與應許之地越遠,卻與埃及地越近。最後在大饑荒時,面對更大的「生存」壓力,他就去了埃及。 在埃及地,亞伯蘭遇上另一個「生存」的挑戰:埃及人會否因為撒萊的美貌而殺他?雖然亞伯蘭以「謊言」面對危機,但是在整件事件中,神並沒有責備亞伯蘭。當然,從神「降大災」給法老證明「謊言」在神眼中是不能接受的。但奇怪的是,神卻是「降災」給被欺騙的法老而不是「欺騙者」亞伯蘭。也許,聖經的重點不是在亞伯蘭「謊言」的「對錯」,而是要我們看見雖然亞伯蘭在危機中表現非常軟弱,但神的「應許」卻沒有改變,祂是信實的神。 這事件結束後,亞伯蘭離開埃及,回到南地,再往伯特利去,並且在「起先築壇的地方」「求告耶和華的名」(13:3-4)。這裏讓我們見到亞伯蘭在行程中「兜了一圈」。然而,更重要的乃是:在這「一圈」裏,他經歷了危機、軟弱,但神的「應許」卻仍然是不變的。 信實的主,祢的「應許」永不改變。雖然我會像亞伯蘭一樣「動搖」,但祢的「應許」從來沒有因為我的軟弱而改變。在生命成長的歷程中,我會有「軟弱失敗」,然而,即使我「軟弱失敗」,但祢的「應許」仍然不變。求祢幫助我,在我「軟弱失敗」時,歸回安息於祢的心意中,繼續「前進」,領受祢不變的「應許」!阿門! 靈修經文:創世記12:1-9
1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2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3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於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4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5 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侄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 6 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裡。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 7 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8 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篷。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9 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 靈修分享 神給亞伯蘭的應許(2-3節)主要有三方面:(1)神要使亞伯蘭的名為大。『要有名』是神的工作,不應是出自人的野心和驕傲(像建造巴別塔的人那樣,要為自己『做』名)。(2)神賜福。『賜福』是神給亞伯蘭應許的重點。神不僅要賜福給亞伯蘭,也要藉著亞伯蘭來賜福別人。(3)神與亞伯蘭同在。祝福亞伯蘭的,神必祝福他;輕看亞伯蘭的,神必咒詛他。 要領受這些偉大的應許和福分,有一個條件:聽神的吩咐。亞伯蘭而言,他需要離開安適區(本族本家),帶著信心去冒險。亞伯蘭的信心是看見那看不見的,看見神要他去的那地,看見神的應許。就如同希伯來書11章1節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親愛的主,雖然我無法看清前面的道路,但我願意順從祢的呼召,因為我相信祢必賜福給我,並且要藉我賜福給別人。主啊,當祢呼召我的時候,求祢賜給我信心,使我願意離開安適區,並且牢牢地抓住祢的應許。阿門! |
每日靈修
March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