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基督徒信仰的關鍵。一般世人的觀念是所有的宗教都差不多,目的都是勸人為善。但是基督教不同,不是基督教不要求信徒行善,而是基督教信仰的根本是「救贖」,需要的是「信心」。那麼,到底信什麼?什麼是“真信心” 呢?
新約聖經中提到「信」最多的一卷書是約翰福音,總共有98次。(約20:30-31)說到“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所以基督徒所信的不是一個抽象、模糊的概念,基督徒的「信」有一個主體,就是“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也常有不信的人說,基督徒的信心是很盲目的,不過是一種情感的寄託,所謂“信仰是軟弱人的拐杖”。但是,根據聖經,真實的信心是建立在證據上,是接受神的啟示。人的自然傾向是「眼見為信」,但這不是聖經的教導。所以,“真信心”是“根據足夠的證據,接受神所啟示、那些可以用語言表達的真理”。就如同(徒17:31)所言“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基督信仰的憑據雖然不一定能夠親眼看見,但卻是憑著人的思想和理智可以接受的。 不只如此,“根據足夠的證據,接受神啟示的真理”只是“真信心”的一半,另外一半是“採取與此相稱的行為”。(各2:19)說“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魔鬼比世上任何一個人都認識神,但是魔鬼卻不信神,反而是抵擋神的。使徒保羅在(帖前1:3)說到“在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做的工夫...”保羅嘉勉帖撒羅尼迦的信徒不但相信耶穌基督,更有因信心而擺上的努力。雅各書的作者也提到,(各2:20-24)“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所以,總結聖經有關「信」的教導,基督徒的確是「因信稱義」,不憑功德或行為、僅僅憑著接受神在耶穌基督裏的啟示就可以得救。不過,真實的信心也必定帶出來相對應的好行為,讓人知道信心的果效。
0 Comments
最近我們靈修所讀的列王記下,有一節著名的經文:「猶大家所逃脫餘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結果。」(王下19:30)這節經文也出現在以賽亞書37章31節。經文的背景是,當時亞述大軍入侵,猶大國岌岌可危,希西家王禱告求神拯救,先知以賽亞預言神必出手拯救,雖然亞述大軍毀壞田地,但是百姓頭兩年可以吃地上自生的,第三年可以耕種收成,證明拯救是出於神。猶大家所逃脫餘剩的,就是蒙神拯救的一群,要在信仰上扎根,重新建立,剛強起來,開創復興。
基督徒是蒙神拯救的一群,也當在神的恩典中「往下扎根,向上結果」。使徒保羅勸勉我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祂而行,在祂裏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西二6-7)我們的生命如何在基督裡往下扎根,以致向上結果? 一、扎根在神的話語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一2)我們有否照著進度(例如《活潑的生命》的進度)來讀經?我們的讀經生活一定不可少於教會的進度,否則在神的話語上就很難扎根。我們要學習思想神的話,把神的話銘記在心,讓神的話語影響我們的思想、行事為人,並且幫助我們對付罪,「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一1),過聖潔生活。神的話語可以幫助我們生活有能力、有見證,「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詩一3) 二、扎根在與神交通 「神阿,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的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詩六十三1)我們是否覺得自己靈裡乾渴,需要神活水的供應?我們的心是否切慕神,如鹿切慕溪水?(詩四十二1)我們是否願意藉著禱告,栽在神的裡面?我們的禱告生活不單是求問,或是為了難處才禱告,乃是渴慕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基督徒應該如此扎根,住在基督裡,這樣生活才會有力。讓我們都建立起讀經、禱告的生活,已有的求主堅立,不夠的求主加強,失去的求主恢復。 三、扎根在神的家裡 「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利巴嫩的香柏樹。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神的院裡。」(詩九十二12-13)基督徒扎根的生活,不單是讀經、禱告的生活,更是栽在神的院中,就是教會的生活。只有扎根在神的家裡,才會發旺生長,即使「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九十二14)願我們無論年輕或年長,無論信主的年日有多少,扎根在讀經、禱告以及教會的生活中,與弟兄姐妹一同學習成長,相互建造,結滿福音的果子,成為多人的祝福、神的見證。 從今年開始,我們的主日學就在教導羅馬書。羅馬書可以說是整本聖經中最有系統教導福音真理的一卷書。如果我們要用一、兩節經文來表達羅馬書的主題思想,那就是羅1:16-17“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兩節主題經文中有三個要點:「救」、「信」、「神的義」。我們先來看什麼是「救」、或「救」什麼?以及「救」在什麼時候發生?
就意義來說,「救」的第一個意思是指“「除去」對我們不好的因素、力量、條件”。羅11:26“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經上所記: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以色列家的得救是指著脫離罪惡而言。太8:25“門徒來叫醒了他,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這節經文中,門徒求主救他們脫離船被浪淹沒的危難當中。路18:42“耶穌說:「你可以看見!你的信救了你了。」”這裡則是耶穌宣告祂醫治了瞎子巴底買的眼睛。所以,神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權勢、疾病、痛苦、和死亡。 但是不只如此,「救」也指“「給」、或「加添」對我們好的,有益的因素、條件”。詩28:9“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賜福給你的產業,牧養他們,扶持他們…”詩119:41“…願你照你的話,使你的慈愛,就是你的救恩,臨到我身上。”提後4:18“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凶惡,也必救我進他的天國。”在神的恩典中,祂的拯救不但讓人脫離不幸,更要使人得著祂的慈愛、看顧、祝福、和產業。 如果從時間上看救恩,神的拯救也不只是發生在我們信主的那一刹那而已。提多書 3:5“他便救了(過去時態)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指著我們過去得救的那個時刻。以弗所書 2:8“你們得救(現在完成時態 )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表明救恩在過去發生,但是至今仍然有效。羅8:23 “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裏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將來時態),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將來時態)。”最後,羅13:11 “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將來時態),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 經過經文的整理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神的救恩是完整的、全人的拯救,更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從我們認識主耶穌的那一天開始,神拯救的工作就持續不斷地在進行著。也許我們並不太感覺,但是靠著神的恩典,我們離完全得救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昨天我們慶祝我們國家獨立紀念日。這一天被大眾視為美國這個自由及獨立的國家的誕生日。我們大多數的人稱它為七月四日,也就是這一天我們來紀念國慶日。七月四日這一天是象徵美國國旗紅、白、藍三色價值的日子,是野餐、遊行、樂隊演奏的日子,也是去海灘、享受烤肉、及欣賞煙火的日子。
這天假期使人們記起在1776年七月四日獨立宣言的歌聲。在那一天,十三位英國殖民者捲入了一場因他們認為遭受了英國國王及立法機構不公平待遇所引發的戰爭中。這場戰爭從1775年開始,當這場戰爭持續進行時,這些殖民者逐漸明白他們不只是為爭取更好的待遇而戰,而是為脫離英國統治的自由而戰。 獨立宣言承認自然的法則及自然的上帝,也就是義無反顧地宣告:「我們擁有這些不證自明的真理—所有的人類生而平等,他們被創造主賦予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有生存的權利,自由的權利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在美國,我們享受著其它世界絕大部份人民所羨慕的高度個人自由水平。但是我們可能太視之為理所當然了。實際上我們常自私地濫用此自由為犯罪和侵犯他人的許可證。 所有的自由都是珍貴的,但是政治上和肉體上的自由應當是次於心靈上的自由。我們享受政治上的自由,卻常在心靈上受捆綁。我們能否像保羅一樣,情願受鐵鍊捆綁也要追求心靈上的自由?「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5:1) 我們最大的自由只能從耶穌基督而來。只有此自由是有保證。而祂是唯一的權柄本身能保證此自由。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約8:31-32) 在基督裏的自由給予我們真自由。我們不再受罪的轄制。我們有免於罪疚及罪的刑罰的自由。耶穌藉由祂在十字架上的犧牲釋放了我們。在基督裏,我們也得到能不犯罪的自由。遵守基督的教訓使我們避免犯下侵犯神和人的罪行。「你們雖是自由的,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總要作神的僕人。」(彼前2:16) 在基督裏的自由引領我們克服犯罪的權勢。我們是自由地不再屈服於罪的誘惑和試探中,反而是可以祝福及幫助他人。「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讓我們也慶祝我們在基督裏的自由,並向主獻上感謝。 |
每日靈修
January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