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erton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
Search

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戴元涔牧師

12/31/2017

0 Comments

 
        「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撒母耳記上 7:12)
       「到如今」三個字,指著過去 ── 過去二十年、過去七十年,「耶 和華都幫助我們!」無論在貧乏中、在豐裕中;在疾病中、 在康健中; 在家、在外;在陸地、在洋海;在光榮中、在羞辱中;在疑難中、在歡 樂中;在試煉中、在勝利中;在禱告中、在試探中 ── 「耶和華都幫 助我們!」
         我們有時看見一條兩旁有樹的林蔭大道,非常喜歡、非常欣賞 ── 從這一頭往那一頭望去,有綠的景色,看了非常愜意;一株一株的樹, 正像殿中一根一根柱子。現在讓我們來看我們自己年來所走的道路 ── 上面鋪張著的是神的憐憫,兩旁直立著的是神的慈愛和信實。你 看了快樂不快樂呢?
        樹上豈沒有小鳥在唱歌麼?有,並且有許多,牠們都在唱「到如今」 所領受的恩典和憐憫。
         「到如今」三個字,也指著將來。因為當我們寫「到如今」這三個字 的時候,我們的人生還沒有結束;前面還有很遠的道路要走。前面還有 更多的試煉、更多的歡樂;更多的試探、更多的勝利;更多的禱告、更 多的應允;更多的跋涉、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戰爭、更多的凱旋;然後 才有疾病、老年、死亡。
        就這樣完了麼?不!還有許多哩--帶著主的形像復活、坐寶座、彈 金琴、唱新歌、發讚美、穿白衣、享永生…哦,弟兄姐妹們, 振起你 的精神來,用感激的心來唱「以便以謝」!(以便以謝就是「到如今耶 和華都幫助我們」。撒母耳記上 7:12)
        求主給我們天上的亮光,叫我們的眼睛能看見「到如今」三個字裏面 的榮耀的盼望。--司布真(C.H. Spurgeon)
        愛爾帕的牧童,有一個美麗的習慣;他們每天傍晚分別之前,互相對 唱一首「再見歌」。他們一面走,一面唱,「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 讓我們讚美祂的名!」然後互相行一個再見禮,唱道:「再見!再見!」 但願我們在人生的旅程中,也這樣互相呼喚、互相激勵。「哈利路亞, 讚美主!」我們真需要這樣來破沉悶的空氣!讓我們高唱:
​        「但願頌讚、 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示 錄 5:13)「又說,哈利路亞!」(啟示錄 19:3)--荒漠甘泉
0 Comments

報佳音--戴元涔牧師

12/24/2017

0 Comments

 
        聖誕節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無論是在基督教國家,非基督教國家,都有人慶祝。無論是基督徒,非基督徒,甚至無神論者,都會有意無意地參與慶祝耶穌誕生的活動。慶祝聖誕的方式很多,最常見的有寄聖誕卡片、送聖誕禮物、扮聖誕老人、吃聖誕大餐等。在所有聖誕活動中,有一樣最特別的,就是『報佳音』。因為在前面所提到的聖誕活動中只有報佳音有聖經根據。事實上,最先組織佳音隊的就是神自己。
 
        根據新約聖經路加福音2章8-20節的記載,在耶穌降生的晚上,一群牧羊人在伯利恆城外看羊。神就差遣一個由天使天軍組成的佳音隊,將耶穌降生的大喜信息向牧羊人宣告:「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這是人類第一次聽見福音的信息、聖誕的佳音。耶穌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為甚麼報告耶穌降生的不是舊約中常見的雷聲、閃電、戰車、軍馬,而是由天使天軍組成的唱詩班?因為福音是一個平安的信息, 耶穌是一位和平的君王。
 
        牧羊人聽見這大喜信息之後,就跑到伯利恆城去尋找耶穌。找到後,他們就將這喜訊報告全城的人。牧人是神所組織的第二個佳音隊,表明神不但要天使報佳音,祂也要人報佳音。神特別揀選牧羊人,讓他們最先聽到佳音。為甚麼是牧羊人?這一個信息既然如此重要,為甚麼不先傳給那些有地位、權持和有影響力的人?因為福音主要是一個平民的信息,大眾的信息,而不是一個少數特殊階級的人的信息。在當時,牧人正是平民大眾的代表。
 
        今天神也揀選你我,這些平凡的人,要將平安的信息帶給人。美國著名的作家涂樂(Henry David Thoreau)為了獲得寫作的靈感,常一個人躲到森林中去生活。天冷的時候,他就找些樹枝來生火取暖。每當他感到溫暖後,他就問自己的良心:「良心呀,我已經溫暖了,我應當為別人作甚麼呢?」是的,我們已經聽見了這大喜的信息,我們已因這福音信息溫暖了,我們應當作甚麼呢?
 
        在聖誕夜的晚上,有好幾個團契,組織了唱詩班,要去報佳音,藉著詩歌傳揚基督降生的大喜信息,也將神的平安和祝福帶給我們周圍的人。盼望你也來加入報佳音的行列。
0 Comments

給耶穌的聖誕禮物--莫慧君傳道

12/17/2017

0 Comments

 
    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的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
(馬太福音2:10-11)
再過一個星期,就是聖誕節了,你準備好了嗎?一進入十二月,家家戶戶掛起了明亮的聖誕燈、佈置了美麗的聖誕樹,更開始預備著許多的聖誕禮物。在童年兒時記憶中,聖誕禮物是乖孩子每一年能夠從聖誕老人那裡,因著一年的好表現而獲得的獎勵;在逐漸增長的年歲中,聖誕禮物是向所愛的人而表達的心意與祝福。
兩千多年前,在耶穌誕生的那一夜,雖然沒有人為耶穌預備一個房間,但卻有三位遠從東方而來的博士,預備了上好的禮物,要獻給耶穌。他們預備了黃金、乳香和沒藥,而這三樣都是在當時極為珍貴的禮物,且象徵著非凡的意義。
黃金-- 這是一種高級的金屬,不論在現今的年代,或是在耶穌的年代,都代表著一種尊貴與榮耀,因為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黃金也是君王頭上所配戴之冠冕的材料或裝飾。博士將黃金獻給耶穌,顯示出耶穌尊貴的身分;他們向這位萬王之王來朝拜,獻上最好的禮物。
乳香 -- 是一種乳香木的樹脂,在燃燒的時候會散發出香氣。在舊約的時代,當祭司要獻祭的時候,就會選用上好的乳香來焚燒,因為這是要獻給神的禮物,藉由這緩緩上升的香氣來討神的喜悅。博士將乳香獻給耶穌,顯示出他們承認耶穌為神;而耶穌也是這位永久的大祭司。
沒藥 -- 是一種沒藥樹的樹脂,本身帶有一種香氣,和乳香一樣,也是種貴重的香料,並可作為獻祭時使用,但是其主要的用途卻是塗抹於屍體上。雖是一種死亡的表示,但卻有一種受苦與犧牲的精神。博士將沒藥獻給耶穌,顯示出耶穌就是那位要來拯救世人、為世人犧牲的救贖主。
耶穌是君王、是祭司、是救贖主,博士用他們精心預備的禮物讓我們看見耶穌的身分,也向我們啟發了一個敬畏虔誠、將最好獻與主的態度。每一年我們都在準備禮物,但是今年的聖誕節,你會為耶穌預備什麼樣的禮物呢?什麼是你願意擺上的黃金、乳香和沒藥呢?
0 Comments

主恩何其多--莫慧君傳道

12/11/2017

0 Comments

 
​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詩篇50篇23節)
 
    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剛剛度過,吃完火雞大餐、買完了黑五特價品,轉眼就即將要邁入十二月,2017年也就要準備進入尾聲了。年終之際,許多人都在感嘆著時間過得飛速,明明才過得新年,怎麼一轉眼又到了年底了?
    每逢歲末年終時,我都會去思想自己在這一年當中所經歷的事情,不論是大事小事,只要是能記得著、想得起來的,都會在我的腦海中走過一遍。一方面去思想在這些事情中的過程,也去思想自己在當中所學習到的功課,更為這些事情獻上感恩。對我來說,今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因為走進了許多人生的里程碑。
    今年五月份,我從神學院畢業,結束了六年的神學生生涯。還記得剛剛蒙召的時候,真的是巴不得自己可以趕快完成神學院的裝備,然後趕快全時間的服事,但是上帝的計畫卻不是如此。這六年的時間,前三年是一邊工作一邊part-time讀書,常常在工作、作業和服事中,焦頭爛額;但是神的恩典卻是夠我用的,讓我在各樣的事務上都沒有擔延。最後三年,我辭了工作,開始全時間的念書,雖然少了經濟收入,但是神也為我預備了助學金還有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幫助我可以順利地完成學業。
    今年六月份,我和上帝為我所預備的另外一半進入婚禮的殿堂,結束戀愛學分後,開始修起婚姻這一門課的學分。在交往的過程中,其實也有些波折,意見和觀念不同、爭吵是在所難免,但是很奇妙的是在每一次衝突過後,我們卻都更珍惜彼此。婚後,並不像童話故事寫得那樣,從此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是在身分的轉換、生活的調整、兩個人的磨合之中,學習互敬、互助、互愛、彼此接納與包容的功課。
    今年的四月份,我也經歷了一場與至親的親人分別的痛苦,心中有不捨也有許多的問號,但是最讓我感恩的是在三月份回台灣籌辦婚禮事宜的時候,能夠在這位親人的身邊,在她離開前可以有機會陪伴著她。
傳道書三章1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期。」每一件事在上帝的手中,都有祂最好的安排。讓我們以感恩的心回顧、數算上帝在這一年給我們的恩典,也用一個期盼的心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上帝為你預備了什麼樣的禮物,直到你打開禮物的那一個時刻。
 
0 Comments

人看微不足道的奉獻--劉華梁主任牧師

12/3/2017

0 Comments

 
        聖誕節近了,我們許多人開始為這愉悅的節期作預備。我們想著我們心愛的人,我們藉著給他們禮物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但是我們應該向那位已給我們至寶的主獻上什麼呢?當我思考這個主題時,我想到了一個很好,大家也熟悉的故事,就是那位奉獻出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小孩的故事。
 
        在故事中,耶穌吸引了許多人。後來傍晚近了,群眾的肚子也餓了。耶穌知道他們的需要,而且已有了計劃來滿足他們的需要;無論是肉體或心靈方面的。但祂的門徒們並不知道耶穌的計劃,祂計劃的中心點是那位小孩卑微的午餐:五個小小的餅和兩條淹漬大小如沙丁魚般的小魚。
 
        聖經沒告訴我們是安德烈或是這小孩的主意,要把這小孩的食物奉獻出來?會不會是安德烈注意到這小孩帶來的食物而建議這小孩和他一起去見耶穌,還是這小孩主動地找到了安德烈說:「對不起,先生,我媽媽為我預備了一些食物,雖然不多,但或許耶穌可以使用它們吧?」
 
        那時耶穌叫大家坐在草地上,他拿起五餅二魚來望向天空,祝謝了,剝開餅,將餅交給祂的門徒,而祂的門徒交給群眾們享用。所有人都吃了,都飽足了,門徒將吃剩遺留下來的食物撿到藍子裏,裝了滿滿十二個籃子。
 
        我相信是這小孩自己的意思要捐出一些食物,因此大家都能夠吃飽。如果這小孩有不同的想法會怎麼樣呢?他可能看看他袋子中的食物,想說:「這麼寒酸的食物能做什麼呢?量才這麼一點點,對耶穌有什麼用呢?」他可以輕易地下個結論:「我沒辦法做什麼,還不如我自己吃掉算了。」
 
        這故事裏的小孩做了一個選擇,他不將食物收為己有,反而捐出來給耶穌。他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他也不知道他是否會肚子空空地回家。但藉由放棄他所擁有的,他釋放了神的能力並且發現自己成為一個神蹟的中心點。你是如何處理你的餅和魚呢?神要使用它們;實際上,在神的計劃中,為了一些特定的目的,神已經將它們給了你。你是否預備好並願意交託你的禮物給神供祂使用?如果答案是正面的,你將會發現在你生命中,奇妙的事情將發生在你身上。
0 Comments
    Picture

    每日靈修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Categories

    All

CAMPUS

Cerritos
Fullerton
Oakland
​East Lansing

CONGREGATIONS

English
Mandarin 國語堂
Youth
Children
Special Needs

RESOURCES

Baptism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Facility

NEWS

FECC Family News
English News
Youth News
教會大家庭消息
國語堂消息
Event Calendar

ABOUT

Mission
Vision
Beliefs
History
Leadership
FULLERTON CAMPUS | 2121 East Wilshire Avenue, Fullerton, CA 92831 | TEL: 714.451.6226 | EMAIL: feccfullerton2012@gmail.com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