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中勉勵信徒『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1:27)。『行事為人』這個字原文的意思是『活得像一個公民』。保羅希望基督徒活得像天國的公民。這提醒我們,我們有雙重國籍,一個是地上的國籍,一個是天上的國籍;我們不但在地上要做好公民,並且要做天國的好公民。保羅勉勵信徒在三方面活出天國子民應該有的樣式:
一、為福音齊心努力(腓1:27-30) 保羅勉勵信徒要『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1:27)當面對困難,甚至逼迫時,不僅要堅守信仰,也要無所畏懼的傳揚福音(1:28)。保羅說『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1:29)『為基督受苦』和『信基督』二者同是神所賜的恩典,都是信徒生活的一部份。『為基督受苦』就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將來也必與主一同得榮耀(羅8:17)。 二、在主裡同心合一(腓2:1-4) 天國的子民不僅要『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更要追求『主裡的合一』。保羅勉勵信徒從三方面過合一的生活:(A)經歷主恩:先經歷神的愛,得著從神而來的恩典、鼓勵,與安慰。神的愛是合一的來源(腓2:1)。(B)從心合一:在主裡同心合意,彼此相愛,這是合一的基礎(2:2)。(C)和諧配搭:不自私自利,不貪圖虛榮,存心謙卑,欣賞別人的優點,看別人比自己重要,彼此相顧,這是合一的表現(2:3-4)。 三、以基督的心為心(腓2:5-11) 『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的最高表現是『以基督的心為心』,活出基督作僕人的樣式。我們當效法基督,捨棄自己的權利(2:6);倒空自己,甘心卑微,用僕人的心態去服事他人(2:7),並且不計代價去順服神的旨意(2:8)。基督因降卑而被神升為至高,得著無上的尊榮(2:9-11)。同樣的,我們若效法基督的謙卑和順服,必被神高升,必得天上獎賞。神看『工人』(being)重於『工作』(doing),是服事神的人切切要記得的。 結論 我們要做什麼才會『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我們如何活出天國子民應該有的樣式?(1)為福音齊心努力,堅守信仰,不怕困難,願意為主受苦。(2)在主裡同心合一,彼此相愛,和諧配搭。(3)以基督的心為心,效法基督的謙卑和順服,活出基督作僕人的樣式。願我們共勉之。
0 Comments
從明天(1月25日週一)開始,我們要為3月4~6日的全人醫治特會,有一連四十天的禁食禱告。『禁食禱告』是聖經以及主耶穌的教導,其目的是為神的國度和屬靈的事情,把肉身的需要暫放一旁,謙卑自己,專心仰望尋求神。禁食禱告幫助我們體驗屬天的能力,學習從倚靠肉身轉向抓住神的能力,來面對屬靈的爭戰。
建議弟兄姐妹在這40天中每週一餐(早餐、中餐,或晚餐)禁食禱告,當然你若願意多餐或全天禁食也很好。禁食通常是禁吃食物,喝清水是可以的。如果你的身體情況不允許,你可以禁戒任何你覺得重要的東西,例如你喜歡咖啡,或許你可以考慮一天或多天不喝咖啡。有些人會禁看電視,不玩電動遊戲,甚至不滑手機,不上網等。 如何禁食禱告?禁食禱告的基礎是悔改。當你開始禁食禱告時,先安靜在神的面前,把聖靈提醒你的每一個罪都認清楚,並且求神的赦免。禁食禱告的重點不是禁食,而是禱告。不要只是禁食,卻忙於工作,或其他事情。要撥出充分的時間單獨與主在一起,安靜禱告。禁食禱告後,不要為了滿足肉體的需要而大吃大喝,讓禁食的目的打了折扣。 禱告的內容為何?弟兄姐妹可以從以下七個方面來禱告:
最近我們靈修的經文是讀主耶穌的登山寶訓(馬太福音5~7章)。其中馬太福音5章38~48節是著名的「論愛仇敵」,有聖經學者稱此段經文 為登山寶訓裡最著名的中心部分。主耶穌在這裡引用三個實行基督徒精神的例子:
1.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這裡所說的並不像普通的打耳光那麼簡單。一般慣用右手的人,要打對方的右臉頰,最可能的方法就是用手背。按照猶太拉比的律法,用手背打人,比用手心打人的侮辱要大兩倍。主耶穌深層意思是說:『一個人即使直接向你施展最厲害,最有計劃的侮辱,你不要與惡人作對,不要報復,也不要怨恨。』 2. 「有人想要告你,拿走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猶太的律法規定,人的裡衣可以典當,外衣卻不能。出埃及記22:26-27說:「你即或拿鄰舍的衣服作當頭,必在日落以先歸還他。因為他只有這一件當蓋頭,是他蓋身的衣服,若是沒有,他拿什麼睡覺呢﹖」主耶穌這麼說的真義是:『外衣都可以給了,表示基督徒可以不必堅持他的權利,因為他所想到的是他的責任。』 3.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強逼』這個字是從波斯文字『送信快差』演變而來的。波斯的郵政制度,信差有權要求供應食宿、馬匹,甚至強迫人送信至下一站。這個字後來就成為羅馬佔領軍以武力強迫人為其服務之詞。主耶穌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強迫你擔任一里路的嚮導或挑夫,不要抱怨、懷恨地走一里路,卻要甘心樂意、滿有恩慈地為他走兩里路。不要常以自己有隨意而行的自由為念,卻要常想到你服事人的責任與義務。』 主耶穌提出這三個例子,也可以視為對待仇敵的三個原則。但是,要如何才能達到神的標準呢?以『愛』為基礎,以『禱告』為方法,以『像神』為心志。「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4-45, 48) 當人以惡待我時,願馬太福音5章38~48節「論愛仇敵」成為我們的激勵。願我們以『愛』為基礎,以『禱告』為方法,以『像神』為心志,去面對仇敵,過得勝生活。基督倫理的出發點是『愛』,是出自積極的『被更新』,不是消極的『被約束』。人本身沒有任何能力去遵守這些要求,而是基於神的愛,在聖靈的感動中,生命被激發、被提升。 禱告: 主啊,當人以惡待我,願袮的愛來觸摸我,提醒我來到袮面前禱告,支取力量,使我不報復,不怨恨。求主使我少堅持自己的權利,能甘心走第二里路,以服事人為喜樂。願我的生命不斷被袮破碎、被袮塑造、被袮提升,使我一天比一天更多像袮一點。 「這樣,你們不再做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以弗所書2:19-20
教會是建立在早期使徒們以及基督徒所遺傳下來的屬靈資產上。保羅說:我們是神國的子民、是神家裡的人。基督徒團契在橫向發展彼此關係之前,需要先建立與神垂直的關係。我們彼此團契關係的先決條件是:通過神兒子耶穌基督與父神建立好關係。 教牧團隊定訂『進神家‧展神國』為2016年教會主題思想。教會能夠成為一個家庭,是因為我們能有基督作為房角石使我們能在主裡聯合。耶穌是將各個不同的組群聯合在一起的黏著劑。教會存在是為了在其中我們可以在靈裡相遇並與聖靈同在,我們彼此互屬是因為我們同享基督的恩典,我們是『進神家』屬基督、為基督而活『展神國』的一個群體。 使徒保羅說:我們應當一起彼此建立、餵養、交通,學習互相關懷、彼此幫助。在交流、溝通中彼此交換、分享、接納他人。神使我們成為可依靠的人;依靠神並彼此依靠。 因此對在神家中的人的要求是什麼?你如何學習來促進這群體關係?我們對教會的責任是什麼?我們被召是要彼此代禱(雅5:16)、我們要互相關懷(林前12:26)、我們要彼此接待(彼前4:9)我們要彼此修復(雅5:19-20)我們要彼此教導、勸誡(西3:16)在愛中彼此服事(加5:13)神將獨特的每一個人編織成一幅美麗的織錦,吸引人到祂面前來。並讓他們會因我們的愛而認識我們是屬神的子民。當我們遵守神的話彼此和睦相處時,人們就會看見神就是愛! 這個週末我在密西根州帶領弟兄姊妹慶祝「東蘭莘」堂成立感恩聚會。那是我們第四個堂會,當我們願意以神的心為心,使更多人進入神的國度時,神信實的回應了我們的禱告。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懷抱著神救恩的大能;在基督再來之前,利用每一個機會傳遞給更多的人。但願我們在追求彼此親近時,先能與神更加的親近。願這『進神家』屬基督的群體—為基督緣故『展神國』的熱忱,感化我們在這新的一年活出與聖徒同國,是同一家人的真諦。 “兄弟相愛相親 須要心誠意真 彼此連合 同意同心 正如天上良民” 讓我們一同體驗在地如在天,並記住“ 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1:9) 祝 大 家 新 年 快 樂 ! |
每日靈修
March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