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在登山變像時,彼得把耶穌和摩西、以利亞,並列一起,要為他們搭三座棚,每人一座,神卻把耶穌分別出來,對他們說:「這是我的愛子, 你們要聽祂。」(馬可福音9:7)。神不喜歡人把祂的兒子和任何其他人並列;即使是被神所重用的僕人,摩西、以利亞,神也不喜歡人把他們和祂的兒子並列。神要我尊榮的,高舉的,只有祂的兒子耶穌。神不許我把祂的兒子與人同列, 與人同榮。所以,當彼得把摩西、以利亞,擺在與耶穌同等的地位時,神就立時把摩西、以利亞取去,使他們「不再見一人,只見耶穌同他們在那裡。」(可9:8)
在跟從主的道路上,神要我們「只見耶穌」。如果我們看人,我們就要跌倒、灰心。因為人總是人,總有軟弱和灰心的時候。 如果我們一直看像摩西那樣有能力的牧者, 我就要像米利暗和亞倫一樣跌倒,而犯毀謗神僕人的罪(民數記十二章)。如果我們一直看像以利亞那樣有神蹟異能伴隨的人,我們就會像他那樣灰心軟弱(列王記上十九章)。 如果我們一直看耶穌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我們就不容易跌倒或灰心。 神不僅不要我們將教會領袖或任何信心的偉人與耶穌同列,祂也不希望我們把心愛的家人、工作、金錢與耶穌同列,更不許我們把他們放在耶穌之上。神要我們將人生的優先順序擺對。家庭、工作、財務都是重要的,但是我們的眼目卻不能一直在其上,也不能把他們與耶穌同列。當我們把耶穌放在首位,可以幫助我們用基督的愛去愛我們的配偶,用主的教訓去教養孩子,以服事神的態度去工作,用聖經的原則去處理金錢。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的心志,不僅給我們今生的好處,也有永生的盼望。因為有一天,時候到了,我們『不再見一人』的時候,你我有確據,我們將『只見耶穌同我們在那裡』。 禱告 我願常見祢,親愛的救主,不見任何事務,只見耶穌; 白晝或黑夜,我常思念,起來或躺臥,光照在我前。 求作我智慧,求作我真道,祢常與我同在,我願投靠; 偉大聖天父,我懇求祢,常住我裏面,我與你合一。 我不求財富,也不求虛榮,祢是我的產業,世代無窮, 祢在我心中,獨居首位,至高天上王,是我最寶貴。 至高天上王,我已凱旋歸,得享天上喜樂,沐主光輝! 以祢心為心,不論禍福,我願常見祢,天地萬物主。
0 Comments
基督徒信心的根基在于一個人——耶穌基督。這也是基督教和其它多數不同之處。几乎所有其它的宗教都奠基于一個可以相信或依附的學說上。相反地,基督教建立在它的創立者耶穌基督的身分,和祂的復活上。
如果把佛從佛教中拿開,你相信的,基本上還是佛教;把孔子從儒家思想中拿開,你仍然保有儒家思想。把穆罕默德從回教中拿開,你仍然擁有回教,因為回教靠的是阿拉,不是穆罕默德。但是,如果你把耶穌從基督教中拿開,你就失去了基督教,因為基督教就是耶穌基督。 耶穌所有的教導,都根植於祂自己所宣稱的身分。你不能把耶穌的教訓和祂這個人分開。對大多數的宗教領袖,你都可以這么做,惟獨耶穌不然。祂的教導以祂是神的兒子為中心。比如說,祂教導一個人跟神的關系時說:『凡接待祂(耶穌基督)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 很少人會問:『你為什麼成為基督徒?』他們問的是:『你的生活為什麼明顯的不同?你為什麼如此喜樂?你為什麼有平安?你為什麼身處這個沒有盼望的世界,而仍然懷抱希望?』我有喜樂、平安和希望,因為耶穌確是祂自己所宣稱的那一位。我信靠祂,因為我知道祂是誰。 當有人問:『你為什麼有盼望?』我會回答說:『因為我認識耶穌基督,祂是祂自己所宣稱的那一位。』然后我會告訴他耶穌基督的性情和品格。 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在于耶穌基督。如果祂不是祂自己所宣稱的那一位,基督教的教導便全然虛假。我們的信心之所以可靠,是因為耶穌就是彌賽亞、基督、神的兒子。 這是耶穌和法利賽人之間一個極大的沖突來源。法利賽人認為遵守律法是最重要的。耶穌說不,真正最重要的,是跟祂建立關系。換句話說,祂的身分是整個爭論的中心。 『人說我人子是誰?』耶穌問祂的門徒。祂得到的答案都令人失望。『你們說我是誰?』耶穌又問。 西門彼得說出了祂想要的答案:『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十六13-16) 摘錄於《當代信仰實踐手冊》 使徒保羅勉勵信徒『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以前讀這段經文時,心裡想一個人怎麼可能『不住的禱告』?大概只有膝蓋長繭、整夜禱告的聖人才能。後來我在楊腓力(Philip Yancey)所寫的《禱告》一書中得到啟發,書中他記錄了一個屬靈導師如何『禱告』:
與人對話可以是一個禱告。試想在井旁的撒瑪利亞婦人,與耶穌談論山、論水、論耶路撒冷,那豈不是就是一個禱告?我喜歡把我與別人的對話看作是禱告。我是跟那人裡面的耶穌講話。 我要常常操練這樣的禱告,當我與人說話的時候,我告訴我自己,我是跟那人裡面的耶穌講話。我發現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會更專心聆聽人說話(這一直是我的問題),因為那人裡面的耶穌在對我說話。我也會更控制我的口舌,少說批評責備的話,多說感謝讚美的話,因為我是在對那人裡面的耶穌說話。並且我發現我看人不再一樣,因為我看到的是別人裡面的耶穌。 這位屬靈導師不僅將與人的對話看作與神的禱告,並且將日常生活的行事看作與神的交通禱告: 我請求耶穌說:『主啊,願這個午餐,或茶點,無論什麽,都成為一個禱告。』我閱讀聖經,也是一個禱告。我不是讀詩篇七十三篇,而是禱告詩篇七十三篇。我樂意把我的行動交給神;如果我這樣做,這些行動便成為一個禱告。 十七世紀法國的勞倫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也是用類似的方法。勞倫斯與神同在的密訣是『不斷與神交通』。他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裡,就享受與神同在的喜樂。勞倫斯強調: 我們的成聖,不在乎我們作的是什麼工作,乃在乎我們是否為神而工作。神所喜愛的,不在乎事情的大小,乃在乎是為著愛衪而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以討人的喜悅為目的,而要單單為著愛神。我們的親近神,在作事的時候,與禱告的時候,應該絕對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將耶穌帶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禱告與日常生活是結合在一起,不再分開。我們可以一面做事,一面禱告;做事成為我們的禱告。當我們做事的時候,求神提醒我們,我是為神而做,為愛神而做,並且為神的榮耀去做。 『不住的禱告』幫助我們更親近神,帶領我們從以自我的人生觀,改變成為以耶穌為中心的人生觀。讓我們操練『不住的禱告』,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說話、行事,不斷與神交通,享受與神同在的喜樂 “因此你們可以宣揚上帝的美德。祂曾呼召你們離開黑暗 ,進入祂奇妙光明。” (彼得前書二章9節)
作為一個教會,我們相信傳福音的優越性。我們相信我們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榮耀神並透過主耶穌基督與祂為樂,直到永遠。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3) 教牧同工選擇了“宣揚主的美德”作為今年的主題。我們剛慶祝過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耶穌”的誕生。祂幾乎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各方面。祂來是為那些相信祂名的人帶來更豐盛的生命。可悲的是,許多人仍然不知道這個驚人的事實。 不敬虔的世界體係是我們今天的敵人。耶穌的追隨者生活在昏暗的世界裡,正義似乎是貧乏的。在我們國家歷史的這個關頭,我們所面臨的戰場似乎是不易克服的。我們可能無法在我們的社會中產生巨大的變化,但我們可以通過“每天宣揚祂救恩的好消息”來分享神的美德(詩篇96:2) 與人分享上帝的救贖、救恩和平安的好消息真是一件榮幸事。我們知道並承認,神的旨意和使命是要祂的子民出去並“使萬民作祂的門徒。”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將新朋友帶進神的國度。因此,我們可以向他人展示耶穌的美德開始。我們是神的使者,使人擺脫永恆的毀滅為己任,這是我們唯一可以衡量的成就。 兄弟姐妹們,你們將與誰分享耶穌美德的故事?讓我們彼此提醒神在每一個人生命中的都有使命(約翰福音17:18);而這個使命就是要把遠近的人帶到基督面前(腓1:27)。你願意把好消息帶給別人,就是分享關於主的愛和祂美好的生命,,從而將失喪的人帶入神的國度嗎? 謹代表“蒙愛”的牧師、董事、執事,祝福你和你的家人2019新年快樂和聖靈充滿。當我們向別人展示耶穌的美德時,讓我們作出新的承諾主動傳福音。讓我們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將人們從黑暗中帶入光明,就像祂曾呼召我們們離開黑暗 ,進入祂奇妙光明。” |
每日靈修
March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