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erton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
Search

請你吃聖經(十六):以斯拉記  -- 敬拜和聖經

12/29/2019

0 Comments

 
​    整本聖經是神所賜上等屬靈佳餚,基督徒要學好吃的藝術,不是囫圇吞棗,而是津津有味地咀嚼,並且『在神的故事中看見自己』。這是『請你吃聖經』系列的第十六篇,節錄於畢德生(Eugene Peterson)所寫的《請你吃聖經》。

    隨著超級軍事強國巴比倫帝國的崛起,以色列民遭遇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的悲慘命運,耶路撒冷和聖殿成為廢墟。猶大亡國七十年之後,有少數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希望從瓦礫中重建聖城和聖殿,但是重建的工程困難重重,他們只是苦苦支撐著。神的子民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是否會被異教文化所同化,而從歷史中消失?

   千百年來,類似的故事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不斷上演。神藉著以色列和彌賽亞把自己啟示出來,許多人因著神的啟示而在神裡面找到自己的身份,但他們卻發現神子民的身份或角色並不容易持守。他們的身份常常會受到挑戰或威脅,有時是遭遇敵對,有時是遇見誘惑。無論是敵對或誘惑,神的子民有好幾次幾乎要從此消失。直到今天,我們從來不曾脫離過危險。今天我們在各樣的挑戰或威脅中,如何持守神子民的身份?

    距離猶大亡國大約120年,以斯拉出現了。因著以斯拉的出現,以色列民得以熬過難關。神沒有讓以斯拉孤軍作戰,而是預備了尼希米,他們二人在神的安排下,成了工作的夥伴。(尼希米的回憶錄在下一卷書。)以斯拉藉著敬拜和經文,使神子民的身份得以恢復和保存。以斯拉鼓勵他們敬拜神,藉著敬拜讓他們認同自己是神子民的身份。

    一位以色列民的代表對以斯拉說:『現在當與我們的神立約,……照著我主和那因神命令戰兢之人所議定的,按律法而行。你起來,這是你當辦的事,我們必幫助你,你當奮勉而行。』(拉10:3~4)以斯拉就帶領他們以順服的心聆聽聖經的經文。我們只有聆聽並跟從神的話語,才能對那位活著並住在我們中間的神,保持專一的順服。

    以斯拉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敬拜』和『聖經』是神子民確立並持守其身份的基本條件。
0 Comments

報佳音  --  戴元涔牧師

12/22/2019

0 Comments

 
​聖誕節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無論是在基督教國家,非基督教國家,都有人慶祝。無論是基督徒,非基督徒,甚至無神論者,都會有意無意地參與慶祝耶穌誕生的活動。慶祝聖誕的方式很多,最常見的有寄聖誕卡片、送聖誕禮物、扮聖誕老人、吃聖誕大餐等。在所有聖誕活動中,有一樣最特別的,就是『報佳音』。因為在前面所提到的聖誕活動中只有報佳音有聖經根據。事實上,最先組織佳音隊的就是神自己。

根據新約聖經路加福音2章8-20節的記載,在耶穌降生的晚上,一群牧羊人在伯利恆城外看羊。神就差遣一個由天使天軍組成的佳音隊,將耶穌降生的大喜信息向牧羊人宣告:「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這是人類第一次聽見福音的信息、聖誕的佳音。耶穌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為甚麼報告耶穌降生的不是舊約中常見的雷聲、閃電、戰車、軍馬,而是由天使天軍組成的唱詩班?因為福音是一個平安的信息, 耶穌是一位和平的君王。

牧羊人聽見這大喜信息之後,就跑到伯利恆城去尋找耶穌。找到後,他們就將這喜訊報告全城的人。牧人是神所組織的第二個佳音隊,表明神不但要天使報佳音,祂也要人報佳音。神特別揀選牧羊人,讓他們最先聽到佳音。為甚麼是牧羊人?這一個信息既然如此重要,為甚麼不先傳給那些有地位、權持和有影響力的人?因為福音主要是一個平民的信息,大眾的信息,而不是一個少數特殊階級的人的信息。在當時,牧人正是平民大眾的代表。

今天神也揀選你我這些平凡的人,要將平安的信息帶給人。美國著名的作家涂樂(Henry David Thoreau)為了獲得寫作的靈感,常一個人躲到森林中去生活。天冷的時候,他就找些樹枝來生火取暖。每當他感到溫暖後,他就問自己的良心:「良心呀,我已經溫暖了,我應當為別人作甚麼呢?」是的,我們已經聽見了這大喜的信息,我們已因這福音信息溫暖了,我們應當作甚麼呢?

鼓勵團契的弟兄姐妹,在聖誕夜去報佳音,藉著詩歌傳揚基督降生的大喜信息,也將神的平安和祝福帶給我們周圍的人。
0 Comments

請你吃聖經(十五): 歷代志上下     敬拜  >> 戴元涔牧師

12/15/2019

0 Comments

 
​   整本聖經是神所賜上等屬靈佳餚,基督徒要學好吃的藝術,不是囫圇吞棗,而是津津有味地咀嚼,並且『在神的故事中看見自己』。這是『請你吃聖經』系列的第十五篇,節錄於畢德生(Eugene Peterson)所寫的《請你吃聖經》。

   同一個故事總有不只一種講法。撒母耳記和列王紀已經把以色列諸王的故事說了一遍,歷代志則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再說一次。那時以色列民正面對整個民族歷史中最坎坷的遭遇,他們失去國家,被異族統治,他們會從歷史上消失嗎?

   歷代志作者(可能是以斯拉)的任務,是要讓以色列民重建神子民應有的信心和順服。這位作者很重視以色列民的核心身份,強調他們按照大衛的傳統,是個敬拜的民族。在當時並沒有太多以色列民支持這種想法,但是他透過歷代志堅持他的觀點。而以色列最終沒有在古代近東那個充斥著暴力、色情和異教風俗文化的熔爐中消失。

   歷代志見證了正確的敬拜對人生是何等重要。敬拜成為歷代志的主幹——敬拜的地方(耶路撒冷的聖殿),敬拜的司事(祭司和利未人),敬拜的音樂元素(唱頌或彈奏);還有大衛王,這位敬拜大師的權威角色。他在離世前不久仍然帶領百姓敬拜神。大衛在會眾面前稱頌耶和華,說:『耶和華我們的父,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直到永永遠遠的。耶和華阿,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祢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豐富尊榮都從祢而來,祢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裡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祢。我們的神阿,現在我們稱謝祢,讚美祢榮耀之名。』(代上29:10-13)

   不久之後,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成聖殿,他當著以色列的會眾跪下,向天舉手,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阿,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祢的,祢向那盡心行在祢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向祢僕人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現在應驗了。祢親口應許,親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樣。……惟求耶和華我的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在祢面前的祈禱呼籲,願祢晝夜看顧這殿,就是祢應許立為祢名的居所,求祢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祢僕人和祢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求祢從天上祢的居所垂聽,垂聽而赦免。』(代下6:13-15, 19-21)

   歷代志對今天的人有什麼意義呢?就是敬拜。要培育和堅立神子民的身份,沒有任何事比敬拜更重要。我們要常提醒自己,如果要建立一個完全而蒙救贖的人,敬拜神是最基本的前提。
0 Comments

請你吃聖經(十四):列王紀上下  神掌權  --  戴元涔牧師

12/8/2019

0 Comments

 
​   整本聖經是神所賜上等屬靈佳餚,基督徒要學好吃的藝術,不是囫圇吞棗,而是津津有味地咀嚼,並且『在神的故事中看見自己』。這是『請你吃聖經』系列的第十四篇,節錄於畢德生(Eugene Peterson)所寫的《請你吃聖經》。

   神掌權,是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一件最難活出的事。但我們沒有選擇:神掌權,神統管一切,不只在我們敬拜的地方,也在辦公廳、學校、工廠、家庭…。然而,在我們生活的經歷中卻不常體會神的主權。我們常常受到與神無關的意見或勢力所支配,被拉來拉去。我們如何在不認識神或拒絕神的環境中,活出對神主權的信靠和順服?最基本的,我們要讓神存在的事實支配我們的意識,而不是書本或傳播媒體說什麼,我們就接受什麼。若我們以恭敬聆聽的心去閱讀列王紀,會發現一些在神掌權下的生活要留意的事。

   撒母耳紀讓我們看到,在以色列人中『立王』並非神的旨意;只是百姓堅持,神就任憑他們。但神始終沒有把祂的主權給任何一位地上的王,他們只是神主權的代表。列王紀記載了經過五百年,超過40位君王的統治;也證明了以色列民要神為他們『立王』,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要求。雖然如此,在一片混亂中,我們看到神仍然在掌權,並且祂使用這些君王來成就祂的旨意。希西家至少知道一點點,他禱告說:『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阿,祢是天下萬國的神,祢曾創造天地。耶和華阿,求祢側耳而聽;耶和華阿,求祢睜眼而看…,使天下萬國都知道惟獨你耶和華是神。』(王下19:15-16,19)

   神在一切的事上掌權,神的旨意都要成就。祂對亞述人說:『我早先所作的,古時所立的,就是現在藉你使堅固城荒廢,變為亂堆,這事你豈沒有聽見麼?』神掌權,但不會用高壓的手法迫使人按著祂的公義和真理而行。神掌權是在人心裡作工,雖然往往不為人察覺,卻一直存在,這也顯出神的耐心和堅定。列王紀的故事,就是神的掌權在那些最沒可能、最不聽話的人身上,仍然可以實現的明證。

   閱讀列王紀會帶給我們很多好處。首先,我們對於神的掌權有更深的了解,不再以為神的掌權只是建立在祂的能力和人的敬虔上。其次,不管我們的國家或教會的領袖多麼腐敗,神仍然在掌權。因此,我們可以歡喜快樂,因為我們知道無論遭遇什麼處境,神都在掌權。雖然祂是默默地在工作,但神在掌權!
0 Comments

是什麼使聖誕節特別?  --     劉華梁  牧師

12/1/2019

0 Comments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9:6)

    在這聖誕的季節期間,我們常有許多的傳統慣例,都專注於…..將漂亮的裝飾掛在聖誕樹上、燃燒聖誕柴、寄聖誕卡片、去教堂、唱聖誕詩歌報佳音、購物、預備聖誕晚餐等等…按著項目逐一進行。但這些是使聖誕節特別嗎?

        聖誕節使我們充滿驚奇和敬畏的感覺,但這日子本身不是至關緊要,也不是遵行習俗的慣例,聖誕節是超過循守傳統,縱容商業主義和物質主義的。聖誕節是慶祝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C.S. Lewis 書中寫到:基督徒的中心奇蹟關乎於上帝道成肉身來到人間……其他的奇蹟為這做準備、展示這,或來自這結果,這是地球上的歷史中心事件。聖誕節的整個故事情節都圍繞在一個人“耶穌基督”的身上,這是我們必須頌揚和感激祂為我們所做的時刻。祂該是被彰顯、高舉、尊崇的。在今天的社會中很多人忽略了神蹟中最大的驚奇事實。因此,他們不能真正的抓住、也不理解萬王之王和萬主之主誕生的真正意義。

        聖誕節的故事是講述造物主與人得救贖的關係。然而活出一個豐盛有意義生命的關鍵,首先是要找到與耶穌基督的關係,然後跟隨主耶穌基督靠信心去體驗一個驚奇、不尋常的經歷和真實的生命。神呼召我們去傳講祂的好消息,不論是近處或遠方。耶穌告訴祂的門徒,當福音被廣傳至世界各地時,祂的國度就將來到。身為一個教會,我們渴望成為神國的使者,引導人們進入神的國度,無論是在那裡,神都引領我們。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誰或什麼是你要禮讚的?讓我們用一個敬畏神的方式來慶祝聖誕節,以敬畏、尊榮、感激來敬拜這位謙卑自己並降生為人來到世上且再昇高的主。祂釋放我們得榮耀和自由。所以,在這聖誕的季節裡,你要邀請誰進入基督豐盛和喜樂的生命?主耶穌應許我們豐盛的生命氣息和真快樂是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尋找到生命的意義和方向這是最好的“聖誕禮物”。這就是那使聖誕節特別的,在神的國度影響的不是大小、不是地位,乃是榮耀神的榮光照亮你的生命,並帶領世界來到祂的腳前。
    
聽啊!天使高聲唱,榮耀歸於新生王,恩典臨地平安到,神人此後能和好!

聖誕節快樂!
0 Comments
    Picture

    每日靈修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Categories

    All

CAMPUS

Cerritos
Fullerton
Oakland
​East Lansing

CONGREGATIONS

English
Mandarin 國語堂
Youth
Children
Special Needs

RESOURCES

Baptism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Facility

NEWS

FECC Family News
English News
Youth News
教會大家庭消息
國語堂消息
Event Calendar

ABOUT

Mission
Vision
Beliefs
History
Leadership
FULLERTON CAMPUS | 2121 East Wilshire Avenue, Fullerton, CA 92831 | TEL: 714.451.6226 | EMAIL: feccfullerton2012@gmail.com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