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阿,倘若可行,求袮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袮的意思。…我父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袮的意旨成全。(馬太福音26:39, 42)
本週是受難週,讓我們來思想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耶穌一生當中,向天父獻上許多禱告,但其中只有六次,有文字記載。最早的兩次發生在加利利,是為了吸引門徒進入祂豐盛生命的禱告。其餘的四次發生在耶路撒冷,並且都在耶穌生前最後一週。畢德生牧師(Eugene Peterson)將這四次的禱告稱為『受難的四重禱告』。 受難四重禱告的第一個是:『父啊,願袮榮耀袮的名』(約12:28),耶穌期盼這個死亡。第二個是:『父啊,時候到了』(約17:1),耶穌預備祂的門徒接受這個死亡。最後是在十字架上的七句禱詞,包括『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麽離棄我?』(太27:46)祈求的是死亡的本身。至於第三個禱告:『我父阿,倘若可行,求袮叫這杯離開我...』,是進入死亡本身而有的掙扎,並且把我們包括在祂極度的痛苦裡。 耶穌所要受的十字架的苦難有個特別的名字,被形容為『杯』。杯中裝滿飲用的液體。『杯』的特性是喝的人必須以雙手把杯舉到嘴邊,斜斜倒入口中,一飲而下。這個動作需要甘心配合的心靈領受、接受。喝的時候,需要把杯中之物輸送到整個消化系統,進入肌肉與骨頭,進入紅血球與神經系統。把不是自己的東西,從杯中吞入生命裡面,使喝下的東西變成自己的一部分,進入生活之中。 耶穌拿的杯是神的旨意,喝的杯是甘心受死,自願把世人的罪惡喝下,然後從中創造救恩。耶穌的名字翻譯成中文是『耶和華拯救』。耶穌喝下苦杯,成就了祂名字的意義。 這是深不可測的奧秘。然而這奧秘有許多見證人,見證說:『甘心受死是一種接納的舉動,是對生命的擁抱。』 在受難節前,我們可以思考畢德生牧師所說的:『甘心受死是一種接納的舉動,是對生命的擁抱。』更要思考主耶穌自己的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約12:24-25) (本文摘錄畢德生牧師所著《天國的語言》第十八章部分內容)
0 Comments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
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1:4) 三月份開始,我們靈修的經文是哥林多後書。哥林多後書的鑰字之一是『安慰』,它出現了至少29次之多,其意思包含鼓勵和勸勉。保羅強調安慰從神而來。遭遇苦難時,當來到『發慈悲的父』面前(林後1:3),因為我們的神是充滿憐憫慈愛在天上的父親,也是有能力賜安慰的神。 安慰不僅從神而來,並且神賜『各樣』的安慰。(林後1:3)神所賜各樣的安慰包括: (1)聖經中的勸勉。『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15:4)當我們感到重擔時,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那裡去,我就使你得安息」(太12:28-29)。感到孤單時,耶穌說:「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約14:18)。感到恐懼時,耶穌說:「不要怕,只要信!」(路8:50)。感到缺乏時,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3-34)。遭遇難處時,不要忘記思想神的話,因為神往往藉著聖經的經文向我們說話,安慰、鼓勵我們。 (2)群體中的鼓勵。保羅強調在基督裡的肢體,『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林後1:7-8)在患難中,教會弟兄姐妹的關心和愛,是神所賜溫暖的安慰。 (3)禱告中的支持(林後1:11)。德國著名的神學家潘霍華曾說:『代禱是基督徒最深的團契。』靈裡的支持也是神所賜給祂兒女寶貴的安慰。 神安慰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目,叫我們成為安慰之子。『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1:4)12歲起就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杏林子,常年忍受身體痛楚,卻寫下許多激勵人的文章。她曾說:『一個人如果只看見自己的傷口,就看不見別人的傷口;一個人如果只顧念自己的傷口,就永遠跳不出自憐的漩渦。』大半生身患頑疾的蔡蘇娟姊妹,長年居於『暗室』,卻成為許許多多人的鼓勵和祝福。 保羅一生經歷這位『賜各樣安慰的神』,正如他所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神所賜的安慰包括神話語中的勸勉,團契中的鼓勵,禱告中的支持。神安慰我們有一個崇高的目的:『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成為安慰之子。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羅馬書10:9-10) 受難節與復活節將至,每年當這個時刻臨到,總是會再一次的提醒我們,上帝救贖的大愛與恩典。每當我思想起這樣的愛與恩典之時,我總是會想到自己是何等的渺小卑微,甚至是一個不配的人,又怎能白白的得來這份救恩呢? 「救恩」,是一件珍貴且重價的禮物,從人的角度來說,它也是一件簡單的禮物,因為我們不需要再去額外多作些什麼事情,就能夠得到這份禮物。在傳統的華人文化與觀念裡,總覺得白吃白喝白拿東西是不合宜的,若是不回送些什麼、回報些什麼,好像就是欠了人情、覺得怪不好意思似的。然而羅馬書的這段經文卻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馬書10:9-10) 領受這份重價的禮物,只需要作兩件事情:心裡相信與口裡承認。「心裡相信」是在內心的一個信念、單純對神的堅定與肯定,更是對神的回應;「口裡承認」是外在的一個表現,對人表達出對神的堅定與肯定,更是讓人一同來見證這樣的信心。就好比在結婚典禮上,一對新人不只是在心中願意與彼此堅守一生,他們也在眾人面前大聲的對彼此說「我願意」。 相信與承認的內容是「耶穌為主並神叫祂從死裡復活」,是耶穌的「所是」與「所作」,而更重要的是祂的「所是」與「所作」都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耶穌是上帝的獨生愛子,為了我們的罪,降生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為了我們的罪,祂忍受鞭傷、羞辱、刑罰,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三天後祂從死裡復活,戰勝了黑暗與死亡的權勢。祂所作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要讓我們能夠與神和好,重新恢復與神的關係,這是神為我們所預備的救贖計畫。當我們願意相信並承認耶穌為我們的主,我們就是把自己的主權交給祂,由祂來帶領並掌管我們的人生。 神為我們所預備的,是重價的禮物。如何領受這禮物呢?就是用單純的信心。願主那救贖的大愛,再次的觸摸我們每一個已經相信祂的人,不把這白白的恩典當做廉價品;也盼望還在猶豫與遲疑的,能用單純的信心去領受這一份重價的禮物。 親愛的弟兄姊妹:
我以一顆充滿喜悅及感恩的心寫這篇牧師的話給你們, 如果你們還記得在去年的十一月底,當時教會正處於龐大的赤字困境中,需要大家能慷慨解囊襄助教會。 那時,教牧同工及董事會亦深深關切此一赤字問題而迫切及持續不斷地向主禱告尋求祂的面,我們試想過不同的方式以解決此一困難,包括使用借用教會設施收到的回饋, 並在事工的費用上有所減少,我們當如何平衡我們的帳冊呢? 在我們教會歷史中從來沒有遭遇過如此龐大的赤字,我擔心著,不是為了自己,乃為了教會及同工們,有一天當我禱告的時候,我思想到喬治‧慕勒的禱告服事。我自問:“如果神能在慕勒的時期行奇事,難道祂現在不能嗎?”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看到神開始工作,奉獻在十二月份有顯著的加增。我們不只抵消了龐大的赤字,年底還剩餘一些,多麼令人振奮的見證。 我要向神的供應表達我深切的感謝,祂是如此的信實,不斷地在幫助我們,我也要向你們大家說聲謝謝,那次的危機可說是喬裝的祝福,藉由於這事件,你們得以有機會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你們對於神及祂的教會的愛,你們犧牲無私的奉獻已遠遠超過所需的,並且在最關鍵的時候表明你們對於神及其教會的真誠。 經過此次的經驗,我們可再次驗證一些聖經的原則首先,我們相信神是信實的,祂會供應我們所需,我們沒得到是因為我們不求,我們必須如此禱告:“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我們必須不受眼見的限制,因為神的心意是要我們以信心行走人生的道路,而不是單憑眼見,我們必須明確地信靠祂。 其次,神悅納人們甘心樂意的奉獻,信徒得以在生活中和奉獻中做出超過所當盡的義務是有福的,不要只作盡本份的基督徒,要大方地撒種,而不要只是施捨性充數,當我們遇到挑戰必需給予時,要視它為機會,而不是負擔,我很高興地看到你們是如此願意地擺上,我為你們向神獻上感謝。 最後請記住,在神的事工上能持續性地奉獻是敬拜神的表徵,是向神完全降服的表現,因為體認到基督是我們的主,而能本於持續性的根基上來奉獻是重要的,當我們在給予時要持守一顆不住喜樂的靈,以一貫不變的感激,情願犧牲和頌讚的態度向神奉獻,願神持守你們向神忠實的心永不改變。 |
每日靈修
October 2024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