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甸以三百勇士打敗米甸人的大軍,是聖經中著名的故事之一。士師記非常詳細的記載其過程,裡面有寶貴的屬靈教訓,帶給我們這些『與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的基督徒許多啟發。
故事的開始,基甸帶領著三萬二千以色列人與他們的仇敵米甸人對峙,米甸的聯軍有十三萬五千人。所以,基甸若能帶領以色列民以一擋五,以寡擊眾,而打敗敵人是很了不起的。 但是,神不這樣想,祂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現在你要向這些人宣告說: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士7:2-3) 在這裡,我們看到神做事的法則,就是神要信祂的人榮耀祂,而不是榮耀自己。若我們做事是為了榮耀自己,而不是榮耀神,仗未打就已經敗了。因此,我們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省察自己的動機,到底是是榮耀神還是榮耀人。 當我們決心榮耀神的時候,神就會籍著我們榮耀祂,並且與我們分享祂的榮耀。神怎麼榮耀祂自己?最常見的就是讓不可能的事情發生。按照常人的想法,要打敗敵人,要有優勢兵力,從數量上壓倒敵人。但神不這樣想,他認為以一擋五還顯不出祂的榮耀,那樣人還是會把功勞歸給自己,神要讓不可能的事情發生。後來我們看到,神選擇了三百精兵去與十三萬五千敵軍作戰,是一人抵擋四百五十人,這樣人會知道,人自己不可能做出來,只能歸功於神。 要做神所使用的精兵,除了要榮耀神之外,還要剛強不膽怯,警醒,順服依靠神。當我們有著如此素質的時候,勝利就在眼前。神使用這三百精兵打敗米甸大軍。這個神蹟發生之前,神做了很多的預備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選擇了一批精兵,一批讓神可以放手使用、讓神的力量可以釋放在身上的人。成敗的秘訣不在於人的能力,而是在於人是否不膽怯、警醒、信靠順服神。 你願意做神的精兵嗎?你渴慕不僅是成為耶和華軍隊的一員,還想成為完成神困難任務的精兵嗎?我們靠著神戰勝恐懼了嗎?我們對於各樣的誘惑警醒嗎?我們願意靠著主耶穌勝過這一切嗎?是的,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羅馬書8:37) 很多基督徒都能感到神要在末世興起更多的精兵來,我們已經看到了魔鬼在世上是多麼的猖獗;然而,神正在興起一支軍隊來與這時代的瘋狂邪惡對抗,在基督再來之前,神要預備一支精兵組成的軍隊來掀起屬靈的大復興,好為基督再來做預備。 神要大大恩膏這支精兵的軍隊,行出許多神蹟奇事,就像基甸的精兵一樣,成就許許多多看上去不可能成就的事情,讓魔鬼的軍隊潰不成軍,從而讓許多被魔鬼擄去的人歸向神,神的榮耀要得著更大的彰顯。你願意做神所使用的精兵嗎?剛強不膽怯、警醒、順服依靠神,去榮耀祂的名嗎?
0 Comments
最近我們靈修的經文看士師記中基甸的故事。神呼召基甸之後,給他的第一個吩咐和挑戰是:拆毀他父親為巴力所築的祭壇,並且為耶和華築一座新的祭壇(士6:25-26)。當時以色列民在敬拜耶和華之外,又敬拜巴力,他們認為這是沒有衝突的。但真正的耶和華信仰卻不能容忍巴力的敬拜。因此,巴力是不是神就成了爭辯的核心。這個問題也表現在基甸的名字上,『基甸』這名的意思是『砍伐者』,他又被稱為為耶路巴力,意思是『與巴力爭辯的人』(6:32)。與巴力抗爭是基甸故事的核心,也是全本士師記呼召以色列人要做的。
基甸自己在與巴力抗爭的過程中,有順服的一面,他『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6:27);也有懼怕的一面,『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晝行這事,就在夜間行了』(6:27)。但他的父親約阿施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比基甸更有力。當約阿施知道基甸拆毀了自己為巴力所築的壇時,卻沒有懲罰基甸。當城裡的人要他交出基甸來處死時,巴力是不是神在他心裡成為一個尖銳的問題。結果,他很有智慧地將問題帶到更高的層面去解決:讓巴力為自己爭辯(6:30-31)。這樣,如果巴力不是神,該死的就不是基甸,而是敬拜巴力的人。 士師記第六章的經文讓我們清楚看到,只有耶和華是真神,巴力是虛無的。巴力不僅沒有為自己爭辯,刻著巴力的木偶還任人砍伐、燒毀(6:28)。真正為自己爭辯是耶和華,祂吩咐基甸拆毀巴力的祭壇(6:25)。『巴力是不是神』的問題,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是一個長期爭辯的問題。直到今日,神的百姓仍然要與『巴力』所代表的一切偶像抗爭。神呼召基甸之後,給他的吩咐也是給我們所有蒙召之人的吩咐:拆毀一切的偶像(包括金錢、兒女…),去除一切攔阻人全心敬拜神的東西。 禱告: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去除生命中的偶像,使我能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祢這位唯一的真神。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 最近的靈修經文士師記第四和第五章記錄了三千多年前,以色列一位偉大女性底波拉的故事。底波拉是一位極其優秀且出色的領導者,戰士巴拉沒有她同行,就不敢出征。當時女人的世界就是養兒育女,但底波拉突破自我和社會的限制,要為神以及處在苦難中的百姓做一些事情,將悖逆的百姓帶回神面前。就是這種不同的心志,讓一個卑微的平凡人,在一個混亂的時代,成為以色列之母、信心的楷模。
當時以色列的敵人迦南王耶賓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欺壓以色列人二十年。在這艱難困苦的時代,底波拉接受神的呼召,出來服事百姓,成為先知和士師。從她積極回應神的呼召中,我們看出她是被神的聖靈所充滿的人。底波拉不但放膽傳講神的話,在百姓中作是非的判斷者,又聚集百姓團結起來抵抗外敵,所以人稱她為以色列之母。 在這場戰爭,按照人的眼光來看,以色列人毫無勝算,因為耶賓王有九百輛鐵車,以色列人卻連造鐵的技術都沒有,難怪巴拉不敢去,難怪有些支派觀望不肯前來幫助。但神卻使用軟弱的小女子,來見證祂的大能。底波拉所能憑藉的,絕不是自己的能力和聰明,而是憑著信心依靠神的大能。神藉著暴雨洪水讓敵人的九百輛鐵車陷入泥沼,又使用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女子雅億殺死敵人的大將軍西西拉。這讓我們看見,只要我們肯讓神使用,軟弱也會變成剛強,不可能的事也會變成可能。 底波拉雖然是一位女性,卻不自我限制,勇敢的回應神的呼召,成為第一位女士師兼先知。我們是否也願意積極地回應神的呼召?底波拉忠於神的託付,呼召並成全巴拉來作軍事領袖。雖然巴拉因膽小,要求她同赴戰場,她也不推辭、馬上答應。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底波拉可說是位女強人,肩負許多重要的職責,她也適切的扮演不同的角色。底波拉雖然有許多恩賜,但她不卑不亢,不強出頭;一方面盡心竭力忠於神的託付,一方面接納別人的軟弱,願意陪伴、激勵和成全他人。因著她的忠心、勇敢、順服、以神的榮耀為念,神就揀選她成為當代最重要的領袖。 在現代的社會結構,許多姐妹要工作上班,也要料理家庭,照顧家人三餐,又要看顧孩子和他們的學業,有些還要照顧年長父母。如果不是依靠神的幫助,真的很難面面俱到的。願我們的姐妹們,更加堅強起來,靠主得勝,每一位都是有信心的底波拉。 禱告:親愛的天父,祢是不偏待人的神,祢呼召弟兄也呼召姐妹,祢要我們發揮恩賜一起來服事祢。求主幫助我們不被自己所侷限,願意回應主的呼召,盡心竭力為主所用,來榮耀主的名。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 《士師記》是最近我們靈修的經文。根據《士師記》第一章的記載,當時的以色列人被堅強的迦南城邦分成三部分。南部是猶大家,對迦南人的爭戰有最大的成功;中部是約瑟家,得到部分的成功;但北方各支派與迦南人的爭戰則是失敗的。基本上,以色列人迦南人的爭戰,從南往北,每況愈下。
以色列人失敗的主因是『缺乏決心』。除了猶大家是『不能』趕出迦南人(士1:19)之外,其他各支派都是『沒有』趕出迦南人(士1:27-33)。北部各支派所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決心。 以色列人沒有趕出迦南人的癥結不是軍事上的,而是信仰上的。他們的問題似乎由『伯特利』開始。伯特利是神向雅各顯現的地方,神在那裡應許賜給雅各土地與後裔(創28:13-14;35:12;48:3-4)。雅各在那裡兩次將原來的名字『路斯』改為『伯特利』(創28:19;35:15)。從表面上看,約瑟家奪取伯特利是成功的,但他們卻與城中的一個異教徒立約。後來『那人往赫人之地去,築了一座城,起名叫路斯,那城到如今還叫這名。』(士1:26)『路斯』代表了迦南的異教習俗,路斯存在一天,表示迦南的異教習俗仍然具有影響力。 《士師記》第一章以『亞摩利人』結束(士1:34-36)。舊約聖經多次提到亞摩利人時,都是指向他們拜偶像的罪。以色列人缺乏決心去趕出拜偶像的迦南人及其異教習俗,其結果是被拜偶像的敵人『強逼』(士1:34),住在敵人的中間,被『敵人的疆界』(士1:36)包圍著。 今天,基督徒若沒有決心潔淨自己,除惡務盡,就會被罪強逼,住在罪的中間,被罪惡所包圍。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走成聖的道路,有決心趕出任何不討祢喜悅的迦南因子,不與罪妥協;自潔,脫離卑賤的事,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 教會週年慶是為了教會的過去、現在而感謝神,並進一步仰望迎向未來的時刻。許多教會週年慶的時間多半選擇靠近第一次公開聚會或一棟建築物建成的時間。今天我們慶祝教會33週年慶。我們必須時時謹記在新約時代「教會」指得就是「神的子民」,所以此時正是慶祝紀念那些過去曾走在我們前面以及現今仍服事神的人他們的生命和見證。
我們良善的神,以衪的恩慈大大的賜福給我們過去卅三年在蒙愛羅省基督教會的事奉。我們是一群飲水思源的人,應當記得神已揀選了我們,施洗了我們,帶領了我們在所處的社區成為神的教會。身為記憶猶新的人們,我們當回頭思想神所有的救贖大功:創造,洪水,立約,出埃及,道成肉身,被釘十架,復活昇天,以及教會的成立。 我們不只是一群回味過去的人,我們也是這世代的人,一起被神帶領出來成為一個信徒的聖潔團契:乃是基督的肢體,有分享,有關懷,在這世上服事,並心存盼望那將來的世界而生活。因此我們當以感恩的心回頭審視過去,以信心的眼光看待現今,以活潑的盼望仰望未來。所以,讓我們為著過去獻上感恩,為著現在奮起力量,為著將來持守盼望,更願獻上自己和生命來完成神親自所交託我們的使命。 為此讓我們此時獻上獻身的禱告:「我們的父神,我們因您對我們教會的慈愛讚美您,您賜給我們超出我們所當得的福份。我們為您所作的獻上感恩。我們為您的愛和信實獻上感恩。當我們呼求您的名,您讓我們經歷您的同在,當我們禱告時,您傾聽我們的懇求。當我們傳講您的話語和持守聖餐時,您就在我們當中。您已悅納我們謙卑虔誠的敬拜和頌讚為祭物。您賜下聖靈醫治和安慰我們的病痛,哀傷,軟弱和損失。然而我們知道我們不配您所給的這一切,我們迫切需要在道德和靈命上的翻轉以幫助我們勇敢地面對我們的難題。審判我們的罪,幫助我們以一顆悔悟和堅信的心回轉歸向您。帶領我們的腳步踩在您公義和平安的道路上。喔!神啊!應允我們得以在您的靈裏和您所交託給我們的使命中,就是在所有君尊的信奉者中成為您忠心祭司群的一員持續地成長,使我們得以實現服事和愛的使命。賜給我們力量造我們成為高崗上的城壘,如同無法隱藏的燈塔,以致於人們知曉您的大愛。奉耶穌的名, 阿門!」 |
每日靈修
March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