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erton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
Search

恢復實體崇拜—劉華梁主任牧師

2/28/2021

0 Comments

 
        在基督裡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距離上次教會實體的主日崇拜已經有一段時間。我們渴望恢復群體敬拜的操練,因為敬拜有其特別的意義。“敬拜”(worship)源於“配得”(worthship) 這個字;敬拜神是將神所配得的歸給祂,彰顯祂所配得的讚美。我們親近祂因為祂配得。

        “聚會”(meeting together)是與其他信徒一同敬拜神。線上的敬拜有其價值與理由,但不能取代教會的集體敬拜。希伯來書10:25教導我們,應該固定參加群體的敬拜。“你們不可停止聚會(meeting together),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基督信仰強調群體的關係。新約聖經將教會描述為“身體”,“建築物”和“家庭”;每處經文都談到單獨的肢體與整個身體之間的關係。我們若僅在個人層面上經歷神,將會錯失許多神的祝福。集體敬拜匯集了神的話語,敬拜,祈禱,團契,門徒造就,服侍和外展,並成為神給予基督徒生活長久不斷的恩典的最大媒介。
感謝神,美國的疫情逐漸降溫。自今年1月份以來,衛生部門所發表的新冠病毒的陽性率和每十萬人的新病例數據,都顯著下降,並且持續下滑中。你可能已經知道,加州取消了居家令,並且最高法院裁定允許教堂實體敬拜,州政府也修改了有關室內崇拜的規定。現在,教會可以在室內容量的25%為上限的情況下自由敬拜。
因此,我們計劃近期恢復實體崇拜。大多數堂會歡迎大家在3月7日回到教會參加實體崇拜。由於個別特殊因素,東蘭辛牧區是3月6日,喜瑞都廣東堂是3月28日,Kairos則在4月4日開始實體崇拜。

以下是教會“恢復實體崇拜”的計劃:
1.我們將嚴格遵守CDC和其他衛生機構的指南,包括:戴口罩,洗手,保持安全距離。我們也將在入口處進行溫度測量,提供洗手液,進出的指示牌,洗手間一次限2人使用,每次崇拜後使用清潔劑消毒等。
2.主日崇拜將繼續在教會YouTube頻道上提供直播,幫助那些無法或尚未準備好參加群體崇拜的弟兄姊妹。
3.我們將不會傳遞奉獻袋。奉獻請自行放在奉獻箱中,或通過Venmo,tithe.ly和銀行付款來奉獻。我們也不會分發紙印的程序單,你可以從教會網站(www.fecc.us)下載。目前不提供午餐。
4.主日學,禱告會,團契,門徒訓練和其他活動將繼續在線上進行。

​        讓我們不忘記保羅的勸勉:“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不要陷入魔鬼的詭計和圈套中,魔鬼的主要目標是製造不和諧並摧毀神的教會。因此,“ 你們無論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而行,並藉著祂感謝父神。”(西3:17)並且“無論做什麼,都要為神的榮耀而做。”(林前10:31)願主重燃我們的靈火,並保持它燃燒!
0 Comments

禱告的學校(10)-禱告產生工人    --   戴元涔牧師

2/21/2021

0 Comments

 
​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 1828-1917)是19-20世紀南非著名的傳道人。今天摘錄他的名著《禱告的學校》第九課:禱告產生工人。經文:(耶穌)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馬太福音9:37-38)

        主為何要求祂的門徒為此禱告呢?祂自己難道不能禱告嗎?莊稼的主難道沒有看出這個需要嗎?難道沒有門徒的禱告,祂就不會在祂認為恰當的時候打發工人出去嗎?這些問題引導我們進入禱告更深的奧秘,去認識禱告在神的國度裡所具有的影響力。這些問題的答案會使我們確信,禱告的確是一種能力,莊稼的收聚和神國度的降臨均有賴於禱告。

        何等奇妙,主會把祂的工作交給教會,祂何等信賴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身體;唯有藉著教會,祂的工作才會完成;主所賜給他們天上、地下的權柄何等真實,以致於工人的數目和莊稼收成的多寡真正依賴他們的禱告。

        但是,為什麼我們沒有順從主的命令,更熱切地呼求神打發工人呢?有兩個原因:一、我們沒有主耶穌那樣憐憫的心腸。我們若真知道,愛鄰舍如同愛自己,以及完全為神的榮耀而活,是神對祂兒女的第一條命令,我們就會體認那些未得救之人是主所託付的責任。我們若把那些人當成工場,並且把他們當成愛和關懷的對象,那些將亡之人絕望的情況便會觸動我們憐憫的心,然後才會熱誠地向天上發出呼求:主啊!請打發工人。

        第二個原因是:缺乏信心。只要我們的憐憫之心不斷呼求,就可以勝過。問題在於我們對禱告所發的力量太沒有信心,不認為會產生具體的果效;我們太不與神親近,並且沒有完全將自己獻給神,因此對神會垂聽我們的禱告沒有信心。哦!讓我們祈求能有主耶穌那樣的生命,讓祂的憐憫注入我們心中,祂的靈就要叫我們確信禱告必蒙垂聽。

        『求主打發工人』這樣的禱告是在祈求雙重祝福,也會得著雙重祝福。第一當求的祝福是:祈求全時間事奉神的人能夠增加。主的教會有時找不到人來事奉神,例如牧師,聖經教師等。如果神的兒女能為自己的生活圈或教會祈求工人,神必賜下,因為主耶穌是莊稼的主,祂已升天,為要賜下各樣恩賜,就是聖靈的恩賜;其中最主要的恩賜就是被聖靈充滿的人。主啊!請打發聖靈充滿的工人。

        第二件當求的祝福,也有同樣的重要性:讓每一個信徒都成為工人,沒有一個神的兒女蒙救贖而不參與事奉,沒有一個人延誤天職。我們當求主將奉獻的心志充滿祂的子民,沒有一人在葡萄園裡閒站。無論何處發出缺乏工人的呼聲,或者缺乏合適工人的呼聲,我們就當禱告,因為神應許祂要供應。若有什麼地方沒有主日學工作,沒有探訪,沒有聖經研讀,沒有救濟的工作,神不會不供應,或者不能供應。

        神已經把權柄賜給我們,要藉著我們的禱告來供應這世界的需要,堅固神的工人。莊稼的主必然垂聽。呼召我們特別為此禱告的基督,也會因我們奉祂的名、關懷祂的事工而幫助我們的呼求。讓我們分出時間投身在這代求的事上;這樣的禱告會引導我們與主耶穌憐憫的心相交,並會提升我們看見自己的君尊職份,因為神認為我們的心志對祂國度的擴展具有影響力。祂誠懇地將工作分派給我們,我們也將感到自己真是神在地上的同工。我們將會分享耶穌心靈的痛苦,以及祂心中的滿足,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禱告必蒙回應,禱告是使別人蒙福的唯一導管。
0 Comments

新年平安   --  戴元涔牧師

2/14/2021

0 Comments

 
​2020年實鼠不易,我們盼望2021年可以牛轉乾坤。今天是中國新年的大年初三, 中國人新年的祝賀最常見的字包括「福」、「興旺」、「亨通」、「平安」。「平安」是我們中國人最希望得到的福祉之一。在這中國新年時刻,讓我們來看看耶穌所賜的平安是什麼,因為唯有耶穌所賜的平安才能讓我們牛轉乾坤。

耶穌所賜的平安是與神有和諧關係
耶穌在最後晚餐之後,上十字架之前,在自己心情最沉重的時候,向一群不知所措的門徒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14:27)耶穌所說的「平安」,不是世人所賜的平安,不是沒有困難、凡事順利的平安,不是我們世人所追求的「平安」,耶穌所賜的平安是人與神之間和諧的關係,以及所帶來人與人之間美好的關係。耶穌賜的平安是祂用自己的血所立的約,使人與神和好(羅5:1;西1:20),不是人努力得來的成果,仍是神所賜的禮物。

耶穌給我們的平安是遭遇困難不膽怯
「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14: 27)這「平安」是從耶穌而來,這「平安」耶穌說是「我的平安」。耶穌更命令我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在痛苦的環境之中,心裡不要憂愁,不要被疫情或惡劣的環境攪擾我們心,以致失去了平安。耶穌留給我們的平安是在苦難中仍有喜樂的平安,在經濟的困難的時候,我們仍有平安;在生病與死亡的時候,我們仍有平安!

耶穌給我們的平安是經歷聖靈的同在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14:26)這平安是要靠著聖靈去體驗。耶穌說:祂要差聖靈保惠師來,要將一切的事指示我們。「一切的事」是指「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聖靈要把耶穌的話,就是記載在聖經的話指示我們,將客觀的真理變成主觀的經歷。聖靈將耶穌所留下的平安指示我們,這是聖靈的工作之一,在患難的時候,聖靈要將因耶穌而與神和好的平安指示我們,讓我們能經歷平安!

總結:你也可以經歷聖靈的工作,體驗耶穌所賜與神和好的平安,這平安要你去接受,與神和好靠耶穌,經歷這平安靠聖靈。你若在困難與苦難之中,不要受它的驚嚇,不要膽怯,耶穌所賜的平安,不是世人所賜的平安,不是從環境而來,而是從上而來。祝大家新年蒙福!主恩滿溢! 闔家平安!
0 Comments

安樂同享,患難與共  --   劉華梁主任牧師

2/7/2021

0 Comments

 
​“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傳道書4:12)

        在這個月我們將要慶祝『情人節』,原本這是一個特別強調『婚姻』的節慶,但是面對現今社會上有許多人在強力的推動『合法的同性婚姻』運動上,教會需要更熱烈地維護傳統的婚姻。

        婚姻是神所設立最基本的制度,神的心意是『一男一女、一生一世』的婚姻。在聖經裏有許多的經節再三的強調婚姻的恆久性。我們當中已婚的人都應當感受過在婚姻生活中彼此合一的經歷。創世記第二章24節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

        困難與衝突在婚姻生活中是難以避免的,婚姻更是需要經常維護經營的,但是我們的婚姻若建造在基督的愛和真理上面,我們就不會懼怕婚姻裏的風暴。聖靈也將成為我們婚姻生活中的『第三股』繩索,祂將幫助我們像強力膠般的緊緊結合在一起。婚姻應該反映出基督是如何深切的愛教會一樣。夫妻應該認真的投資於自己的婚姻生活,『給予、犧牲、不自私、溝通、同心、委身』是我們婚姻中的房角石。神的心意是要使夫妻在神面前一起禱告,而在婚姻生活中能享受到更深的喜樂,滿足和能力。夫妻同心的禱告不但可以幫助增進夫妻間的關係,甚至能夠進一步的充實與更新它。

        所以當尋求加強你的婚姻,並且掌握每一個機會與你的配偶彼此連接。力爭在婚姻生活中每一個階段學習彼此相愛。我鼓勵你們宣告神對婚姻的心意,就是謹守一生的盟約來讚美祂的美名,建造祂的教會,並向世人作見證。親愛的已婚夫婦,當你們一起走在你們的盟約中時,也當竭力的在你們的下一代兒女面前展示神所設立的婚姻,婚姻是神在這世界上最好的計劃與安排,正如聖經上所描述的。作為父母的你我,我們彼此之間委身的愛是我們能給孩子們一個最好的禮物。作為夫妻的要多花時間與你的配偶在一起,加強彼此的關係、深化你們的彼此相愛。至於仍在期待婚姻的弟兄姐妹們,保持你們的純潔與健康,直到那一天,你能夠提供自己成為你配偶生命中最好的禮物。願神親自祝福所有的婚姻!
0 Comments
    Picture

    每日靈修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Categories

    All

CAMPUS

Cerritos
Fullerton
Oakland
​East Lansing

CONGREGATIONS

English
Mandarin 國語堂
Youth
Children
Special Needs

RESOURCES

Baptism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Facility

NEWS

FECC Family News
English News
Youth News
教會大家庭消息
國語堂消息
Event Calendar

ABOUT

Mission
Vision
Beliefs
History
Leadership
FULLERTON CAMPUS | 2121 East Wilshire Avenue, Fullerton, CA 92831 | TEL: 714.451.6226 | EMAIL: feccfullerton2012@gmail.com
  • Campus
    • Cerritos
    • Fullerton
    • Oakland
    • East Lansing
  • Congregations
    • Mandarin 國語堂
    • English
    • Youth
    • Children
    • Special Needs
  • Resources
    • Baptism
    • Facility
    • Membership Application
    • Scrip
    • Short-term Mission
  • News
    • English News
    • 國語堂消息
    • Event Calendar
  • About
    • Mission
    • Vision
    • Beliefs
    • History
    • Leadership
  • G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