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屬靈巨擘斯托得牧師 (John Stott) 在其封筆之作《世界在等待的門徒》(The Radical Disciple),論述成為激進的門徒的八個特質。過去幾週我們談論前三個特質:「不隨波逐流」,「像基督」,「長大成熟」。今天是第四個特質「護理萬物」(Creation-care),也是斯托得認為常被忽略的層面。
聖經告訴我們,神在創造之際,給人建立三大基礎關係:人與神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地球和神設立在其中的受造萬物,彼此之間的關係。關於人與地球的關係,聖經告訴我們兩個基本信念:「地,屬耶和華」(詩24:1)以及「地,祂卻給了世人」(詩115:16)。因著創造,地屬乎神;因著委任,地給了我們。這不是說神把地交與人全權處理,放棄自己管理的權利;相反的,神賜與人管理的責任,代替祂來維持發展這塊地土。人應該和大地建立怎樣的關係?斯托得建議我們注意三件事: 一、人要避免把自然界神格化。許多謬誤的學派皆存有這種想法:泛神論把被造物等同於造物主;萬物有靈論認為自然界皆有靈守護;新紀元運動強調大自然的自給自足、自我調節、自我永存的機制。然而,這些看法讓人混淆、辱沒獨一造物主。基督徒都明白自然界是受造物,而非創造主,這是整個科學界不可或缺的前提,也是今日地球資源發展的必要基礎。基督徒尊重大自然,是因為它是神所造的,但我們不會把自然界當作神來膜拜。 二、要避免另一個相反的極端:剝削自然。創世記第一章說,神託付人類「治理」這地,「管理」萬物(創1:26-28);但這絕非是讓我們為所欲為,毀滅一切的藉口;相反地,我們應該把神託付人的統管權看成是負起責任的管理職責,而不是破壞性的支配權。 三、人和自然界要有正確的關係,也是與神合作的關係。其實人也是神創造裡的一份子 ,如同所有的受造物,大家一起依賴這位造物主 。然而,神同時也降卑自己,讓神人之間形成一種相互依靠的合夥關係。神造大地,隨即交付人類管理。神在園中遍植花草樹木,然後造亞當入園子「使他修理,看守」(創2:15)。我們稱此種模式「文化使命」( cultural mandate ) ;因為神所託付我們的是自然界,而人在其中的所作所為稱為文化。人不僅要保護生態環境,也有責任為眾人的共同利益開發自然資源。 與神合作完成神的心意,為萬物利益福祉更新一切受造,這是尊貴無比的呼召。這樣一來 ,我們愛護環境的工作表達出對神的敬拜,因為護理萬物反映我們對造物主的愛。激進的門徒應該如何護理萬物呢?請聽下回分解。
0 Comments
二十世紀的屬靈巨擘斯托得牧師 (John Stott) 在其封筆之作《世界在等待的門徒》(The Radical Disciple),論述成為激進的門徒的八個特質。過去幾個禮拜我節錄了「不隨波逐流」和「像基督」,上週開始談論第三個特質「長大成熟」。斯托得以歌羅西書1章28-29節為主題經文來討論: 「我們向所有的人傳揚基督,用各樣的智慧勸勉教導大家,為要使每一個人成為成熟的基督徒,把他們帶到上帝面前。為了這目的,我運用基督賜給我的大能力,不辭勞苦,竭力工作。」(現中修訂版)
斯托得強調要成為真正成熟的基督徒,首先要『對耶穌基督有活潑而真實的認識』。他引用歌羅西書1章15-20節讓我們看到,保羅傳揚基督是主,是萬物之主(萬物藉著祂而造),是教會之主(叫萬有都與神和好)。因為基督的所是(神的形像與豐盛)、基督的所為(帶來創造與和好),讓耶穌基督擁有雙重至高無上的位分。祂是萬有的主,也是地上教會之首;基督是宇宙與教會這雙重受造的主。 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耶穌?答案在聖經裡。聖經可以說是由聖靈所繪的畫像,畫的是聖子所彰顯的聖父。聖經裡滿是基督的身影,耶穌自己也說,聖經是「給我作見證的」(約五39)。初代教父耶柔米(Jerome)曾寫道:忽視聖經等於「棄絕基督」。換句話說,認識聖經即認識基督。 如果能單單定睛耶穌所是所為的豐富中,該有多好!如此一來,人將明白耶穌配得我們全心全意奉獻委身,信心、愛、順服之情油然而生,邁向成熟。對成熟的基督門徒來說,沒有什麼比對耶穌有全新、清楚、真實的認識更為重要的。 歌羅西書1章28-29節讓我們看到,保羅不僅傳福音,並且栽培門徒,讓各人在基督裡長大成熟。這是保羅一生盡心竭力的目標,也是我們應該效法的。 「我也為此勞苦,照著祂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勞苦」和「盡心竭力」這兩個動詞,表達出身體的疲勞困乏,「勞苦」常用於農場的勞碌,「盡心竭力」則形容希臘競技場決鬥的兩人。這兩個比喻,都讓人聯想到起伏的肌肉、汗流夾背的景像。 保羅照著基督運行的大能盡心竭力,即便有神的大能,仍然還要在禱告讀經中勞苦、盡心竭力。這是事奉的最高目標,是所有蒙召成為教牧領袖,美妙無比的呼籲:「渴望按著蒙召的職分,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至地引到長大成熟的地步。 」 這裡我們看見一份雙重責任:在基督里長大成熟不僅是自我成長的目標,也是服事他人的目標。願神賜我們悟性,清楚認識耶穌基督。自己先長大成熟,然後藉由忠心向他人傳揚在基督的豐盛,也讓他人在基督裡長大成熟。 二十世紀的屬靈巨擘斯托得牧師 (John Stott) 在其封筆之作《世界在等待的門徒》(The Radical Disciple),論述成為激進的門徒的八個特質。過去幾個禮拜我節錄了前二個特質:「不隨波逐流」和「像基督」,今天要看第三個特質「長大成熟」。
斯托得牧師指出今日教會的問題是「成長卻無深度」,徒有數字上的成長,卻在作門徒上無相對稱的成長,這是不討神喜悅的。保羅如此訓斥哥林多教會:「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林前三1) 關於『長大成熟』,保羅在歌羅西書寫到: 「因此,我們向所有的人傳揚基督,用各樣的智慧勸勉教導大家,為要使每一個人成為成熟(希臘文teleios,意味不斷成長)的基督徒,把他們帶到上帝面前。為了這目的,我運用基督賜給我的大能力,不辭勞苦,竭力工作。」(西一28~29,現中修訂版) 什麼是基督徒的長大成熟?最重要的是什麼?長大成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有身體的長大成熟(健全發育的身體)、智能的長大成熟(訓練有素的頭腦和條理分明的世界觀)、成熟的道德觀(人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五14])、成熟的情緒(平衡的人格、與人建立關係、承擔責任),而最重要的是屬靈的成熟。什麼是屬靈的成熟?使徒稱之為 「在基督裡」長大成熟,就是與基督有成熟的關係。 我們如何才能長大成熟呢?聖經給了一個簡單明瞭的答案:「我們傳揚基督....為要使每一個人在基督裡成熟」(西一28)。如果我們想要成為真正成熟的基督徒,最重要的是『對耶穌基督有活潑而真實的認識』。我們來看歌羅西書1章15-20節,保羅如何傳揚基督?斯托得對這段經文的意譯如下: 耶穌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可見形像,看見祂如同看見父神。祂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以先」,不僅自有,也擁有頭生的權柄,因此成為萬有的「主和頭」。萬有靠祂而造,萬物為祂而造,又以祂為首。在祂裡面,萬有合而為一,有條不紊。祂是教會全體之首,是首先,是從死裡首先復活的,凡事上居首位。神心滿意足,便叫一切的豐盛在基督裡面居住;也喜歡藉著基督叫萬有與自己和好(乃是藉著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 保羅傳揚基督是主,是萬物之主(萬物藉著祂而造),是教會之主(叫萬有都與神和好)。因為基督的所是(神的形像與豐盛)、基督的所為(帶來創造與和好),讓耶穌基督擁有雙重至高無上的位分。祂是萬有的主,也是地上教會之首;基督是宇宙與教會這雙重受造的主。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耶穌?請看下週分解。 斯托得牧師 (John Stott) 在《世界在等待的門徒》(The Radical Disciple)一書中說,成為激進的門徒第一個特質是「不隨波逐流」(見7/26牧師的話),第二個特質是「像基督」。上週提到神呼召我們要像基督的聖經根據,今天闡述基督徒要在五條主要的道路像基督。
一、在基督的道成肉身上像祂。神不斷呼召我們跟隨耶穌那極其謙卑的樣式。腓立比書二章5~8節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二、在基督的服事上像祂。耶穌與門徒在最後晚餐時,祂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水盆,洗門徒的腳。洗完之後,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約十三14~15) 洗腳是做奴僕做的事,這提醒我們沒有所謂太卑賤或太低下的工作。 三、在基督的大愛中像祂。保羅說:「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弗五2)「憑愛心行事」吩咐我們所有的行事為人以愛表現出來,為我們「捨了自己」是指著十字架的榜樣。保羅激勵我們要在基督受死的層面像祂,活出加略山之愛。 四、在基督的恆久忍耐上像祂。彼得前書的每一章都間接提到基督的受苦,尤其在第二章,彼得呼籲基督徒,即使受了不公的對待,也要忍耐到底,不要以惡報惡。(彼前二18)「我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曾受過苦,給我們留下榜樣,叫我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彼前二21) 五、在基督的使命上像祂。耶穌向天父禱告:「祢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十七18) 又對門徒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二十21) 耶穌不僅教導門徒在世上的使命,也要門徒效法祂的樣式。「差到世上」就是如同基督進入我們的世界,我們也因而進入他人的世界。惟有基督徒願意走出原本的生活圈,置身懷疑者的的困惑、提問者的問題、迷失者的孤獨時,才是在談論、傳揚這個信仰。這樣走入他人的世界,正是所謂道成肉身式的使命,所有真正的使命都是道成肉身式的使命。 最後,要怎樣才能像基督呢?威廉.湯樸曾用莎士比亞作比喻:縱使給我《哈姆雷特》或《李爾王》的劇本作參考,要我寫類似的劇本;莎士比亞辦得到,但我不行。若給我耶穌的生命作榜樣,叫我活出類似的生命;耶穌可以,但我作不到。但若能將莎士比亞的聰明智慧放在我裡面,我就可以寫出類似莎士比亞的名劇;若聖靈來住在我裡面,我也可以活出像基督的生命。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有基督的樣式,而祂的方法是讓聖靈來充滿我們。 斯托得牧師 (John Stott) 在《世界在等待的門徒》(The Radical Disciple)一書中說,成為激進的門徒第一個特質是「不隨波逐流」(見上週牧師的話),第二個特質是「像基督」。
許多人信主後有個困擾的信仰問題:神對祂子民的心意究竟為何?蒙神的恩典,我們信了耶穌,但下一步呢?根據《西敏小要理問答》(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人的主要目的就是榮耀神,永遠以祂為樂」。也常有人說是:「愛神,愛鄰舍」。但是這兩個都不能令人完全滿意。斯托得牧師指出,「像基督」才是神對其子民的心意。神呼召我們要像基督相關的經文有許多,最基本的有三處: 第一處是羅馬書八章29節:神已經「預先定下[祂子民]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亞當墮落之後,原本按著神所造的神聖形像,失色不少(但非全部)。然而,神在基督身上恢復這個形像。效法神的形像意味著像耶穌,像基督是神永恆預定的旨意。 第二處是哥林多後書三章18節:「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這裡觀看的角度改變了,從過去轉移到現在;從神永恆的預定,到現今藉著聖靈更新我們;從神永恆的旨意要我們像基督,到祂透過聖靈而行的作為,改變我們,成為滿有基督的樣式。 第三處是約翰壹書三章2節:「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如此榮耀的真理,讓你我心滿意足,因為我們將來會與基督同在,並且像基督。神也正在朝著這個目的工作,祂呼召我們與祂同工。祂說:「跟隨我」,「效法我」。 這三個觀點(過去、現在、未來)都指向相同的方向:神的永恆性旨意(預先定下我們...),神的歷史性旨意(我們被改變.....透過主的聖靈改變的),神的終末性旨意(我們必要像..)。綜合三者,都指向「像基督」的目的,因為神的心意就是要祂的子民像基督。 以上列舉了聖經經文的基礎,來闡述神的心意就是要祂的子民像基督。下週將用新約一些例子來說明,基督徒要在五條主要的道路像基督:(1)在祂的道成肉身上像基督,(2)在祂的服事上像基督,(3)在祂的愛中像基督,(4)在祂的恒久忍耐上像基督,(5)在祂的使命上像基督。 約翰一書二章6節:「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如果我們稱自己是基督徒,一定要像基督。 |
每日靈修
March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