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禱告系列的第六篇,內容出自於著名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所寫的書Praying: Finding Our Way Through Duty to Delight(中譯本《點燃禱告之火》,校園出版)。前五篇談『我們所求告的神』,『什麼是正確的禱告』,『默想』,『讚美』,以及『自我查驗』。希望藉著禱告系列的十篇文章,幫助我們認識神對禱告的心意,也操練合乎聖經教導的禱告。
馬丁路德遺稿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全都是乞丐。』我們真是一無所有,沒有一樣東西不是領受而得的。祈求禱告的本質,乃是強調我們與神之間的真正的關係:祂是供應者,我們是領受者。 什麼是禱告?《韋斯敏德信仰問答》說:『禱告是奉基督的名,藉著承認我們的罪及感謝祂的恩慈,為著合乎祂旨意的事情,將我們的渴望獻給神。』所以,我們的祈求要『合乎神的旨意』,並且『出自我們的渴望』。 巴刻提到我們祈求禱告有三個根基:(1)天父和我們的關係:恩典的神因著收養我們而成為我們的天父。(2)聖經所寫明神的應許。『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後1:4)神喜悅我們祈求成聖以及在恩典上長進的禱告。(3)個人充滿信心的清潔之心。真正禱告的起點是在真實的信心上,向神委身,活出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神如何回應我們的禱告?神的回應可能是『好』,『不行』,或是『等候』。神對我們的祈求說『是』,意味著『你想得沒錯,我這樣做最能符合這個需要。』神說『不行』,則意味『你所提的方案不好,還有更合適的』——因此,這個『不』是化妝的『是』!而『等候』意味神說『我會在最好的時機,以最佳的方式來成就這事。不論你是否能分辨出我行事的智慧,我的確已預備進行。繼續觀看吧,就你所能察覺的觀看吧。』神以祂無窮的智慧,按著祂的時間和計劃,來回應我們的禱告。巴刻也提醒我們,禱告有時需要行動。沒有行動可能正是阻礙我們所祈求的祝福降臨的因素。 巴刻最後用一個真實故事來說明本章所提及的一些原則。有一個住在東歐的女士真誠地歸信基督,她想要去美國接受神學教育。禱告後,她去了兩次美國大使館申請簽證,但兩次都遭到拒絕。第三次申請時,她的護照被蓋上不得再申請的戳記。她離開櫃檯的時候,向神禱告說,她接受這是出於神的旨意。突然,她被叫回去,辦事人員要求她拿出護照,接著,沒有任何解釋,禁令被劃掉,蓋上一年的簽證許可。 當你將禱告事項帶到神的面前時,信心要堅定,相信神必用祂的智慧,在最佳的時機,以最佳的方式來應允禱告。
0 Comments
這是禱告系列的第五篇,內容出自於著名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所寫的書Praying: Finding Our Way Through Duty to Delight(中譯本《點燃禱告之火》,校園出版)。前四篇談『我們所求告的神』,『什麼是正確的禱告』,『默想』,以及『讚美』。希望藉著禱告系列的十篇文章,幫助我們認識神對禱告的心意,也操練合乎聖經教導的禱告。
我們的身體需要定期檢查,同樣的,基督徒的靈命狀態也需要做定期檢查,這是神對屬祂兒女所定的旨意。因為,若是我們整體的靈命狀況不好,我們的禱告更不會好到哪裡去。檢查身體時,不是我們自己檢驗,而是醫生來安排。同樣的,自我省察時,需要來到神面前,承認我們缺乏自我認識的能力,請祂向我們顯示我們的靈命狀況如何。 巴刻建議我們來到神面前,求神查驗六樣事情:(1)『信心』的查驗。我們真的信靠基督嗎?我們相信聖經中神的應許必定成就嗎?我們信心在危機中站立得住嗎?(2)『悔改』的查驗。悔改的人生,就是捨己的人生。我們是否拒絕以自我為中心?是否有不再犯同樣罪過的決心和行動?(3)『愛心』的查驗。一個小小的測驗:想想最近一次自己禱告的內容是什麼?與為神的榮耀和他人的利益相比,你為自己的好處禱告所佔的比例為何?(4)『謙卑』的查驗。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儘管我沒有受到注意或重視,我是否仍喜樂地在教會服事?我經常稱許別人的付出嗎?我是否重視也欣賞那些默默無聞的人?我是否以恩慈對待難以相處的人?(5)『智慧』的查驗。是否明白神是誰以及如何與神建立關係?是否對神有敬畏的心?是否明白人的本性為何,知道如何與人相處?(6)『焦點』的查驗。信心、悔改、愛心、謙卑和智慧,是否連結在一起?我們是否清楚人生的目的?是否曉得生活優先順序?是否預備好迎接死亡? 詩篇139篇可以用來做自我反省。巴刻建議我們先安靜在神面前,朗讀詩篇139篇(一次一小段),默想神的全知、全在、全能。懷著坦誠的態度,用23-24節來禱告:『神阿,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邀請神鑑察你的心思意念。在神的同在中等候,讓祂溫柔地引導你。 當神監察人心,除了揭露出罪,讓人重新悔改之外,也會提振人的靈命,使其具備屬神兒女所擁有的兩種特質:倒空(神要我們不斷倒空自己,好讓祂來充滿我們),以及渴慕(對神的切慕,可以反映出你被神充滿的程度:你愈被神充滿,就會對祂愈加渴慕)。神鑑察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改造我們,使我們愈來愈像主耶穌。 這是禱告系列的第四篇,內容出自於著名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所寫的書Praying: Finding Our Way Through Duty to Delight(中譯本《點燃禱告之火》,校園出版)。前三篇談『我們所求告的神』,『什麼是正確的禱告』,以及『默想』。希望藉著禱告系列的十篇文章,幫助我們認識神對禱告的心意,也操練合乎聖經教導的禱告。
ACTS是許多敬虔的基督徒所使用的禱告形式:讚美(Adoration)、認罪(Confession)、感恩(Thanksgiving)、祈求(Supplication)。禱告以讚美為開始,是很美的事。讚美著重於神的所是(屬性),感謝著重於神的所為。讚美和感謝是相輔相成的,就如詩篇106篇: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 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誰能傳說耶和華的大能? 誰能表明他一切的美德? 在禱告中讚美,就是提醒我們需要依靠神,祂是滿有權能和智慧。詩篇95篇呼籲我們以謙卑的態度,甚至用身體來承認神人之間的距離遙不可及。 來啊!我們要屈身敬拜, 在造我們的耶和華面前跪下。 因為祂是我們的神, 我們是祂草場的羊,是祂手下的民。 當我們向神獻上讚美和感謝,就是歸榮耀給祂。『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詩50:23)詩篇96篇告訴我們,神要我們尊榮祂、歸榮耀與祂: 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 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 讚美神需要的是實際的操練,讓我們將讚美融入禱告中吧!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 要向耶和華歌唱、稱頌祂的名! 天天傳揚祂的救恩! 在列邦中述說祂的榮耀! 在萬民中述說祂的奇事! 因耶和華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詩96:1-4) 這是禱告系列的第三篇,內容出自於著名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所寫的書Praying: Finding Our Way Through Duty to Delight(中譯本《點燃禱告之火》,校園出版)。前兩篇的內容為此書的前兩章:『我們所求告的神』以及『什麼是正確的禱告』。希望藉著禱告系列的十篇文章,幫助我們認識神對禱告的心意,也操練合乎聖經教導的禱告。
當我們禱告時,常常希望能聽到神的聲音和指示,然而就如一位牧師所說的:『神從來沒有,或者說幾乎從來沒有對我說話。』相信這也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經驗,那麼神如何將祂的心意告訴我們?巴刻博士指出:『默想聖經的教導和故事,能幫助我們時常聽見神的話。』 聖經鼓勵我們默想神的話語。當摩西的接班人約書亞,惶恐不知如何領導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時,神的指示是:『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書1:8)詩篇第一篇也鼓勵我們『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聖經除了鼓勵我們默想神的話語,也默想神的作為,就是神所成就奇妙、偉大、滿有憐憫的事。特別是在遭遇困難時,默想神的作為和救恩,能使我們得到平安,重新得力。就如詩篇第七十七篇的作者所禱告的:『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祢古時的奇事。我也要思想祢的經營,默念祢的作為。』 默想聖經的操練,不但讓我們明白神所啟示的真理,也能在遭遇試煉的日子加強我們的信心。那我們要如何默想呢?巴刻指出我們首先需要讓自己沉浸在聖經中。他建議我們要操練速讀和慢讀聖經。速讀聖經是循序有計劃的,一年、兩年或三、四、五年讀完整本聖經,並且在有生之年,從創世紀到啟示錄,一遍又一遍的讀過。巴刻強調,閱讀整本聖經對我們的禱告生活,極其重要。 除了速讀聖經,我們也需要操練慢讀聖經。在眾多慢讀聖經的方法中,禱讀法(lectio divina)是一個在教會傳統中常用的方法。它是用『心』多過用『腦』的讀經方式,不強調全面掌握整段經文,而是讓某個字或某句話吸引自己的注意力。禱讀法包括了四個步驟:(1)誦讀:大聲讀出一或兩節經文。慢慢地讀,沉浸其中,也可以多朗讀幾次。(2)默想:以禱告的心思想這些字詞,並問自己:這段經文如何觸動我的生命?它顯示哪些神的作為?神期待我做什麽?我要如何回應?(3)禱告:用自己的話來回應神,以這段經文來禱告,或按著這段經文給自己的感動來禱告。(4)靜默:花一段時間安靜在神裡面,以警醒和充滿期待的心,等候神的同在。 盼望我們循序有計劃的讀整本聖經,並且操練禱讀法,來聽神的聲音,明白祂的心意。 這是禱告系列的第二篇,內容出自於著名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所寫的書Praying: Finding Our Way Through Duty to Delight(中譯本《點燃禱告之火》,校園出版)。此書分為十章:我們所求告的神,什麼是正確的禱告,默想,讚美,查驗禱告,祈求,抱怨,堅持下去,參與群體,全心投入。從6月19日開始的十週,我整理每一章的精華與大家分享,希望幫助我們重新回到神對禱告的心意,也操練合乎聖經教導的禱告。 巴刻指出,正確的禱告包含三個要素: 一、正確的禱告必須遵循聖經的教導。神在禱告中所指示的道路,並不是憑我們的本能就可以曉得的,而是藉著學習祂的教導逐漸了解的。聖經中有許多禱告的範例,巴刻建議我們以詩篇和聖經中偉大的禱告當作祈禱的典範。 二、正確的禱告就是委身在神所教導的生命之道上。通往生命之道的關鍵是領受神的教導,同樣的,實踐生命之道就是活出神的教導,天天照著神的道而生活。如果我們的禱告是真實的,它就會反映在我們的生活中。 三、正確的禱告出自於一顆清潔的心。清潔的心確實只為了成就一件事,就是天天活出愛主的生活。有『清潔的心』的人,追求聖潔生活,將認識神、愛神、討神喜悅視為一生的職志,並且願意引導其他人一同參與在這種榮耀的生活模式中。 真正的基督徒禱告,是出自於一個真實的基督徒生活。而真實的基督徒生活,是與神同行,並且展現出一顆回轉和重生的心。禱告的人若不過敬虔的生活,只管向神要禮物,卻不為祂而活,便是偏行己路。 巴刻建議,在走天路漫長的旅途上,每個基督徒都至少需要有一個基督徒知己,彼此坦誠相待,互相分享自己正在經歷的事,建立雙向式的屬靈同伴關係。在基督裡真正的朋友可以喚醒我們、協助我們成長,也會使我們加深對神的體會。 巴刻指出,對神的兒女而言,沒有所謂未蒙應允的禱告。我們的天父,擁有完全的智慧,也有權以祂認為最好的方式和時機來應允我們的禱告。禱告必須降服在天父的智慧和旨意之下,如同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對父神的禱告:『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我們要學習,禱告不能只為自己的需要,而是要為神的榮耀。另外,耶穌教導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我們相信天父會以祂的智慧、最佳的方式和時間,來回應我們的禱告。在祂回應之前,我們要耐心等候。 巴刻總結說,我們必須學習,禱告並不是神滿足我們需要的方法,而是神將祂計劃賜給我們好東西的途徑。禱告就像基督徒生活的其他層面,必須不將焦點放在我們自己身上,而是放在神的美善上。 |
每日靈修
January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