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給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個性上的軟弱和生命中的破碎,我們不應以這些軟弱為恥,相反地,當我們願意分享自己生命中的破碎和軟弱時,甚麼時候就剛強了;因為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8-10)承認自己真實的光景,是帶來改變的第一步。今天我要藉著路加福音15章11-32節浪子的故事,來看我們如何從軟弱中成長。
一、回轉親近愛的源頭 主耶穌在講浪子的比喻時,他要我們像小兒子那樣,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破碎,回轉親近愛的源頭,接受天父的愛。有一個牧師這麼說:如果我在教會的服事,為了討人的歡喜和人的認可,我是失喪的人。如果我在公司裡賣力表現,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是失喪的人。如果我管教我的孩子,不是出於要幫助他們成長,而是因為他們讓我在親戚朋友面前丟臉,我是失喪的人。如果我的觀點受到挑戰,我覺得受到威脅,然後我就極力為自己辯護,我就是失喪的人。 如果我需要某種的地位,或者薪水,讓我覺得自己有價值,我就是失喪的人。為什麽他這麼說?因為那表示我把我的價值建立在神以外的東西,我離開了家,在神以外尋找愛。在天父的面前,反省承認自己真實的光景,是帶來改變的第一步。 二、拒絕大兒子的情結 在耶穌的比喻中,小兒子代表罪人,犯了明顯的罪。大兒子代表法利賽人,自視很高,但是內心冷漠,有許多驕傲和苦毒。隨著信主的年日增加,聖經知識愈來愈豐富,我發現我逐漸有『大兒子情結』,驕傲、會抱怨,很自然先看見別人的軟弱和過錯。並且我發現大兒子也是浪子。人雖然在家裡,但是心卻遠離了恩典的家。 事實上,大兒子比小兒子更加失喪,離神更遠。因為大兒子不能看見自己的失喪。許多時候,我們的宗教活動可能讓自己以為很屬靈,但卻是離開神很遠。我們裡面的大兒子能夠回家嗎?父親對大兒子所說的話,也是對我們說的:『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我們要常與神同在,並且知道,神將祂的愛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使我們有神一切的豐盛,我們一無所缺。 三、成長有天父的心腸 比喻中的父親以愛來接納兩個不可愛兒子。20世紀著名的屬靈導師盧雲在他所著《浪子回頭》一書中對於天父的愛有發人深省的詮釋:『天父所依據的唯一權威是愛的權威。權威建立在讓兒女的罪刺透祂的心。迷失兒女的私慾、貪婪、怒氣、忿恨、嫉妒、敵意,無一不令祂傷心。』這是天父的愛,願意忍受兒女的刺傷,並且用永遠的愛來接納回轉歸向祂的人。 教會裡充滿了悖逆的小兒子和愛抱怨的大兒子。我知道在我的裡面,也有小兒子的個性,也有大兒子的樣子。然而這個時代最大的需要,是你我這些不完全的人,要在耶穌基督的恩典中長進,成為屬靈的父親和母親,以慈悲憐憫的心,去接納、饒恕其他軟弱的肢體。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每日靈修
May 2022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