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從小到大,在家庭、學校、社會,甚至在教會裡,我們或多或少,都受到過不同程度的傷害。現在有沒有什麽人在你心中,是你想到他,就讓你很不舒服、生氣、憤怒的。最近靈修的經文,馬太福音18章21~35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主耶穌對於饒恕的教導以及為何饒恕是天國子民的重要品格。
當人傷害我時,我應該饒恕他幾次?主耶穌的教導不是饒恕3次(猶太拉比的教導),不是7次(彼得的建議),不是77次(顛覆創世紀中拉麥有仇必報77次的法則),也不是任何有限的次數。耶穌的教導是:饒恕別人不能以次數來限制,因為你我得到神的赦免,遠遠超過我們對別人的饒恕。 主耶穌用一個比喻故事(太18:23-34),來說明祂的教導。這個故事中的王,代表上帝。欠一千萬銀子的僕人,代表你我。在公義聖潔的神面前,你我欠了道德的債,而且債務是經年累月的增加。每次想不該想的、看不該看的、說不該說的、做不該做的,都讓你我的道德債務不斷加增;這還不包括,該做但是沒做的。然而,神『動了慈心』,只要我們願意來到祂面前,祂都願意把我們從罪的捆綁中釋放了,祂願意赦免我們的罪債。不過神的赦免不是廉價的。耶穌來到世上,為你我的罪而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來還清我們的罪債。耶穌提醒我們,你我得到神的赦免,遠遠超過我們對別人的饒恕。 什麼是饒恕?Fuller神學院教授Lewis Smedes所寫的Forgive and Forget這本書說:饒恕『不是幫對方找理由』,饒恕也『不是忘記』。饒恕有三個階段:(1)放棄報復的念頭,(2)看對方與我一樣都是會犯錯的人,(3)願意祝福對方。饒恕使我們將過去痛苦的記憶轉變為對未來的盼望。 我們若不饒恕別人的過犯,就成了主耶穌口中所說的『不憐恤他人的惡奴才』,下場是被『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耶穌警告說:『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耶穌不是說不肯饒恕人就要受永遠的刑罰,而是指出若一個人不肯饒恕他人,則表示他自己從來未曾真正地接受神赦罪的恩典,就像比喻中不肯寬恕同伴的僕人,雖然享受了主人寬恕的恩典,他的心其實並沒有真正地領受主人饒恕他的心意。 『饒恕是釋放一個犯人得自由,並且發現那個犯人就是你自己。』(Lewis Smedes)你若不饒恕,是你自己把自己關起來,是你自己與神的恩典隔絕。主耶穌強調:饒恕是天國子民的品格。天國是為接受神赦罪恩典,並且願意回應神的恩典去饒恕他人的人預備的。 禱告:求主幫助我,使我真誠願意回應天父赦罪的恩典,能饒恕得罪、傷害我的人。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每日靈修
May 2022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