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禱告系列的第六篇,內容出自於著名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所寫的書Praying: Finding Our Way Through Duty to Delight(中譯本《點燃禱告之火》,校園出版)。前五篇談『我們所求告的神』,『什麼是正確的禱告』,『默想』,『讚美』,以及『自我查驗』。希望藉著禱告系列的文章,幫助我們認識神對禱告的心意,也操練合乎聖經教導的禱告。
馬丁路德遺稿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全都是乞丐。』我們真是一無所有,沒有一樣東西不是領受而得的。祈求禱告的本質,乃是強調我們與神之間的真正的關係:祂是供應者,我們是領受者。 什麼是禱告?《韋斯敏德信仰問答》說:『禱告是奉基督的名,藉著承認我們的罪及感謝祂的恩慈,為著合乎祂旨意的事情,將我們的渴望獻給神。』所以,我們的祈求要『合乎神的旨意』,並且『出自我們的渴望』。 巴刻提到我們祈求禱告有三個根基:(1)天父和我們的關係:恩典的神因著收養我們而成為我們的天父。(2)聖經所寫明神的應許。『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後1:4)神喜悅我們祈求成聖以及在恩典上長進的禱告。(3)個人充滿信心的清潔之心。真正禱告的起點是在真實的信心上,向神委身,活出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神如何回應我們的禱告?神的回應可能是『好』,『不行』,或是『等候』。神對我們的祈求說『是』,意味著『你想得沒錯,我這樣做最能符合這個需要。』神說『不行』,則意味『你所提的方案不好,還有更合適的』——因此,這個『不』是化妝的『是』!而『等候』意味神說『我會在最好的時機,以最佳的方式來成就這事。不論你是否能分辨出我行事的智慧,我的確已預備進行。繼續觀看,就你所能察覺的觀看吧。』神以祂無窮的智慧,按著祂的時間和計劃,來回應我們的禱告。巴刻也提醒我們,禱告有時需要行動。沒有行動可能正是阻礙我們所祈求的祝福降臨的因素。 巴刻最後用一個真實故事來說明本章所提及的一些原則。有一個住在東歐的女士真誠地歸信基督,她想要去美國接受神學教育。禱告後,她去了兩次美國大使館申請簽證,但兩次都遭到拒絕。第三次申請時,她的護照被蓋上不得再申請的戳記。她離開櫃檯的時候,向神禱告說,她接受這是出於神的旨意。突然,她被叫回去,辦事人員要求她拿出護照,接著,沒有任何解釋,禁令被劃掉,蓋上一年的簽證許可。 當你將禱告事項帶到神的面前時,信心要堅定,相信神必用祂的智慧,在最佳的時機,以最佳的方式來應允禱告。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每日靈修
May 2022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