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個多月,我們讀《出埃及記》,現在進入尾聲。《出埃及記》是『拯救的故事』。『拯救』的意思是神為我們做了我們自己做不來的事。畢德生牧師(Eugene Peterson)認為,『拯救』是神子民所認識的詞彙中,最偉大的一個。出埃及記說的是一個真實、有力,且具戲劇性,神拯救的故事。神藉著摩西告訴祂的百姓:
我是神,我要把你們從冷酷、艱苦的埃及領出來,我要救你們脫離奴役的生活,我要救贖你們,要以大能的審判施行干預。你們要成為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就知道我是神,就是把你們從埃及艱苦的奴役中領出來的神。我要帶你們到我所應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土地上,我要把那地賜給你們,作為你們自己的國家。我是神。(出6:6~8 信息版) 多個世紀以來,這個故事產生了許多出人意料之外的繁衍,不斷在歌曲與詩詞、話劇與小說、政治與社會公義、悔改與歸信、敬拜與聖潔生活中,自我再生。一直以來,它為人提供想像空間,特別是陷在困境中的人。 有一點很重要,神讓我們認識祂的拯救,不是跟我們說大道理或給我們字義上的解釋,也沒有用醒目動聽的口號,而是用說故事。出埃及記把我們帶進一個有情節,有人物的故事中;故事有著起承轉合的安排,人物之間也互有關係。故事邀請我們參與其中,引導我們作出回應。開始的時候,是透過我們的想像。接下來如果我們願意,可以憑著信心,以整個生命來回應神。至今,神仍然不斷使用出埃及記的故事,把陷在困境中的人領出來,使他們進入祂救贖的國度。 出埃及顯明神救贖的作為,但是出埃及(1-18章)並不是神終極的目的;神的旨意是要與祂的百姓立約,給他們律法的訓練,建立他們(19-24章);並且住在祂百姓的中間,與他們同行(25-40章)。神應許要以色列為祂的百姓(出6:7),但以色列民並非一出埃及就有神百姓的樣子,是藉著「聽從神的話,遵守神的約」,才能成為「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19:5-6)。今天,我們經歷了神的救贖(1-18章),也當「聽從神的話,遵守神的約」,成為「立約的子民」(19-24章);並且按著神的指示敬拜祂,成為「敬拜的子民」(25-40章)。出埃及記的最後提醒我們,凡是遵從神旨意的地方,神的榮耀就會充滿那裡,並且成為神子民的引導(40:38)。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每日靈修
May 2022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