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士師記18章1~13節
1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尋地居住,因為到那日子,他們還沒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為業。 2 但人從瑣拉和以實陶打發本族中的五個勇士,去仔細窺探那地,吩咐他們說:「你們去窺探那地。」他們來到以法蓮山地,進了米迦的住宅,就在那裡住宿。 3 他們臨近米迦的住宅,聽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來,就進去問他說:「誰領你到這裡來?你在這裡做什麼?你在這裡得什麼?」 4 他回答說:「米迦待我如此如此,請我做祭司。」 5 他們對他說:「請你求問神,使我們知道所行的道路通達不通達。」 6 祭司對他們說:「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們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華面前的。」7 五人就走了,來到拉億,見那裡的民安居無慮,如同西頓人安居一樣。在那地沒有人掌權擾亂他們,他們離西頓人也遠,與別人沒有來往。 8 五人回到瑣拉和以實陶,見他們的弟兄。弟兄問他們說:「你們有什麼話?」 9 他們回答說:「起來,我們上去攻擊他們吧!我們已經窺探那地,見那地甚好。你們為何靜坐不動呢?要急速前往得那地為業,不可遲延。 10 你們到了那裡,必看見安居無慮的民,地也寬闊。神已將那地交在你們手中。那地百物俱全,一無所缺。」11 於是但族中的六百人,各帶兵器,從瑣拉和以實陶前往, 12 上到猶大的基列耶琳,在基列耶琳後邊安營。因此那地方名叫瑪哈尼但,直到今日。 13 他們從那裡往以法蓮山地去,來到米迦的住宅。 靈修分享 士師記第十八章延續了第十七章關於米迦神像的故事,並且看到『利用宗教,服事自我』的問題從以色列的一個家庭擴大到一個支派。 但支派的人沒有憑信心去爭戰獲得神所賜的應許地,而去尋找容易取得的安適之地。事實上,但支派要離開的地(瑣拉和以實陶)正是神分配給他們的應許地(書19:40-46),如今他們『越過原得的地界』(書19:47)要北遷到拉億(也叫利善,後改名為但)。但人為他們的行程求問神,看是否合乎神的心意。利未人的回答先是但人愛聽的,『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之後是雙關的,『你們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華面前的』(士18:6),這句話的意思也可以是『你們所行的道路是與耶和華相對的』。前者合乎神的心意,後者不合乎神的心意。但人接納前者的意思,認為『神已將那地交在他們手中』(士18:9)。然而,這真是神的旨意嗎?還是『利用宗教,服事自我』? 親愛的主耶穌,祢面對十字架的『苦杯』時,禱告說:「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求祢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祢的意思。」(可14:36)主啊,當我面對困難的抉擇或是神的旨意不明顯時,求祢幫助我不要選擇對自己容易的道路,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祢的意思。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每日靈修
May 2022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