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9日週六的早晨,我們教會中、英文堂大約有四、五十位的弟兄姐妹,與Fullerton市總計約有上千位的市民在市中心的一處廣場會師,一同參與一年一度「Love Fullerton(我愛福樂敦市)」美化市容的活動。那天早上,我們的會友花了大約二至三個小時打掃、整理了在教會附近的Ladera Vista初中。
教會的主要責任不是敬拜神嗎?教會的使命不是傳福音嗎?服務社區算不算“不務正業”呢?其他的教會又是怎麼來看“服務”這件事呢?2012年12月號的《今日華人教會》特別刊登了一個專題「走進社區、服侍社群」,就是來探討這個問題。其中台灣貴格會板城教會的何有義主任牧師的一篇文章《有服務才有福音》很吸引我的注意,提供大家一起來思考。 何牧師說,傳福音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個策略。教會要完成大使命,傳福音是必然的行動,若是希望有果效地傳福音得人,就要把握「有服務才有福音」的策略原則。教會服侍者應該把握服務為福音鋪路的理念,讓福音可以有效地擴展。主耶穌在世上沒有建立一間教會,祂的服事可用三個詞來形容,就是傳道、教導、醫治。祂的門徒訓練也非常重視「服務」這件事,(太10:1)“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並且主耶穌的服務不是純服務,而是跟福音結合在一起的服務。 何牧師還認為,教會的服務事工包括兩個主軸,一是把握機會的服務;一是創造機會的服務。把握機會的服務就是使用教會的節期;創造機會的服務就要把握人生的危機。在一年當中,教會本身的節期有復活節、感恩節、聖誕節;一般社會的節期有情人節、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等,教會都可以在這些節期,透過服務,把握傳福音的機會。 至於創造機會的服務就是,會友要扮演「包打聽」的角色,尋找需要幫助的對象,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或是他們的家庭渡過人生的危機。人生的危機很多,例如離婚、喪親、搬遷、轉業、疾病、意外災害等。有時甚至包括生產、升學、人際關係調整、婆媳相處、夫妻吵架、兒女進入青少年叛逆期都可以算是危機的一種,這些人生危機往往也是傳福音的大好契機。 結論是,服務和福音可以同時進行的,當我們提供服務時,就要規劃如何讓福音進得來,有技巧的使用每一個福音的機會,以免撒了種,卻讓飛鳥吃盡了。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牧師的話
January 2021
Categories |